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汽车

满腹经纶相声到底是什么原因?

2022-12-30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浙江消费者称买了血氧仪厂家10天不发货,客服让退款重拍后价格涨了100元……遇到这样的情况,消费者如何维权?

  12月28日,网名为“贤莹定中”的消费者在微博爆料,称其在鱼跃医疗的官方旗舰店买了一台制氧机,但产品还没送到就被商家召回,

  28日下午,橙柿互动记者联系上了该名网友。网友表示,已与鱼跃医疗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对于制氧机发货后又撤回,

  预计100台左右,在发现型号发错后立刻进行了召回,并以短信方式向消费者进行告知,目前有30人选择留下错误的型号并退差价,有60人主动选择了发新货,还有部分消费者没有注意到短信,滞后反馈。对于血氧仪涨价,鱼跃工作人员表示厂家没有恶意涨价,是原材料涨价,线元以上。

  在该名消费者中午发布的微博评论区下方,鱼跃医疗官方微博评论称,由于公司储运部员工大比例涉阳居家,其他同事临时支援,导致部分制氧机型号错发。对于该名消费者反应的情况,鱼跃医疗工作人员向其表示了歉意,并称企业不是要坐地起价,但是处理方法确实不妥当。

  虽然在网友“贤莹定中”整理的鱼跃方回复中,整个事件是“临时工”造成的偶然,但事实上,据新浪财经报道,在黑猫投诉平台上,12月共收到涉及制氧机的投诉44单,其中超6成投诉反馈商家不发货或物流配送问题。

  在网友“贤莹定中”微博下方,一名评论的四川消费者表示,她在网上购买了一台康泰血氧仪,今天上午查物流已经到廊坊,

  昨天下午,橙柿互动记者联系上了该名四川消费者,对方表示,截至目前,她并未收到来自康泰的任何回复。

  和上述两位消费者遇到的情况不同,一名浙江消费者在小红书发帖表示,自己则是遇到了鱼跃医疗不发货,并让消费者退款后再重新下单的情况。

  据这位浙江消费者反映,12月13日,她在网上下单了鱼跃的血氧仪,价格是199元。“商家一开始一直没发货,后来承诺10天内发货。”但等到第10天,店铺客服回复称因疫情影响,导致包裹被退回。客服建议消费者申请退款,再重新下单。消费者打开页面后发现,比起下单时的199元,重新下单后,同样型号的血氧仪价格涨到了299元。

  在黑猫投诉上,一名来自湖北武汉的消费者表示,他也遇到了和这位浙江消费者同样的情况。在该消费者展示的和医疗器械品牌欧格斯客服的对话截图上,橙柿互动记者注意到,该品牌客服一直建议消费者申请退款,

  该消费者表示,他购买的这款血氧仪最开始的价格是88元,在向客服咨询重拍是否可以退差价时,客服表示“不支持退差价”。

  针对网友们反映的情况,昨天下午,记者分别致电上述厂家,截至发稿前,三家电话均未接通。同时,记者登录鱼跃医疗官方公众号搜索在线人工客服,页面显示前面有99+客户正在排队,预计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对于上述消费者反映的制氧机、血氧仪发货后被商家召回事件,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程念律师对橙柿互动表示,依据《中华人名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一条第二款,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因此,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提交订单成功后合同成立,商家在没有与消费者协商的情况下擅自退回商品的

  还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诚信经营的义务,以及侵害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益。

  “用户遇到此类情况首先可以向平台或者消协投诉反馈,并且妥善保留与商家联系的各种记录。在必要时,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外,针对近期多个品牌商家旗下血氧仪、制氧仪产品价格涨幅惊人,程念律师表示,消费者需要具体去看产品价格的高幅上涨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主要是因为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而导致价格上涨的,那么属于正常的市场现象。

  “但如果是因为目前许多群体,尤其是老年群体感染新冠病毒之后需要血氧仪测量,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价格上涨的,在合理上涨范围内也属于正常市场现象。不合理的高价则可能涉嫌哄抬物价,哄抬物价的责任最终由该行为的实施者来承担。即如果是商家抬价则商家承担责任,如果是生产厂家哄抬物价,则生产厂家承担责任。”

  参考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发布的《防控疫情期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查办的价格违法典型案件(第一批)》,其中对待之前口罩价格不合理上涨的情况,在生产成本或进货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大幅度提高价格的,可以认定为哄抬物价。

  另外,针对近日上市公司鱼跃医疗董秘办工作人员在回复相关媒体时表示,“价格不是我们制定的”,以及鱼跃客服回应 “这个价格确实不太清楚,都是商家那边自行定价”的关于定价的回答,程念律师也做了详细解释。

  她介绍,通常来说,生产商生产商品并由商家销售,商品最终价格的呈现和生产商肯定是有关系的,生产商生产商品的成本影响商品的出厂价,也一定程度上对商品最终的价格落地有影响。但最终确定商品价格的是商家。

  “通常由商家根据自身经营成本来最终确定。如果生产商和商家对最终的定价进行了一些‘控价’的约定,那另当别论。”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SUVqiche/2022/mfjlxsddssmyy__48075.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