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评论

【我在现场】“水资产”

2022-09-07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在自家的玉米地里,高闸村村民赵杰俯下身细看:滴灌管道交错在田埂间,水滴精准渗入玉米根系所在的土壤中。

  “我们高闸村所在的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是引黄古灌区,祖祖辈辈都用黄河水浇地,都是大水漫灌,黄河水经常不够分。”赵杰向记者解释,“今年不同以往,区里将黄河水的用量分包到村镇,镇上成立灌溉合作社。这不,为了精打细算用水,浇地改用了这种滴灌的方法。”

  “之前我一直担心,这样少的水,能长好粮食?不过现在心里踏实了。”一阵风吹过,绿油油的叶子随风舞动,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赵杰的线米多高了。这样灌溉,每亩地能省200立方米水,水肥一体化,产量还增加几百斤。”

  “这水资源用得好,还能成为‘水资产’呢!”见记者面露困惑,赵杰紧着解释,“节余的水量上交给灌溉合作社,可以交易结算、再分配,还能拿奖励。一年下来,合作社奖励我一千多元,有的种植大户能拿到二三万元呢!”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pinglun/2022/_wzxc__szc__43039.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