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推选

守护蛋精灵主题曲究竟怎么回事?

2022-12-17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从1999年到2022年,历经23年时间;从哈尔滨到成都,跨越3000公里……近日,两位患者在四川眼科医院终于治好了被困扰多年的眼眶病。他们的就医经历,也引发了大众对眼眶病患者的关注。

  近日,疑难眼眶病国际论坛暨全国眼眶病眼影像学习班在四川成都举办,包括院士在内的国内外三十余位权威大咖和行业专家齐聚,重点聚焦“疑难眼眶病眼肿瘤疾病”,探讨眼眶病诊疗进展。

  与会专家表示,眼眶病作为眼科病诊疗最困难的疾病之一,临床科研整体水平亟需提升突破,因此呼吁成立眼眶病及眼肿瘤学组。

  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拉锯有时就是微米间的较量——疑难眼眶疾病的诊疗正是如此。据悉,眼眶病是交叉学科,属于眼科中的“高精尖”,因病种繁多、病因复杂、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患者易被漏诊、误诊,有些疾病如处理不及时会有致盲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在难度最大、号称“国考”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四级手术目录(2019版)》中,眼科四级手术有24项,其中眼眶病占比超40%,超95%的眼眶病手术属于四级手术。因此,行业对主持眼眶病手术医生的要求门槛相对较高,成熟的专职眼眶病手术专家在全国屈指可数,眼眶疾病患者的诊疗困境也可想而知。

  据悉,近日,黑龙江大庆市的张女士因患眼眶眼肿瘤病跨越3000公里抵达成都,找到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副组长、爱尔眼科四川眼科医院教授孙丰源寻求治疗,在接受手术后,及时保住了视力。此前,张女士曾在全国各地四处求医,均因病例罕见、手术难度高而被多次婉拒。

  另一位25岁的眼肿瘤患者晓晓,2岁多就患病,历经23年辗转多地求医,均未得到有效治疗办法,今年终于在孙丰源教授眼眶病团队的帮助下,顺利进行了手术治疗。

  像张女士和晓晓这样辗转求医的疑难眼眶病患者,并不在少数。以眼眶肿瘤、眼眶骨折、甲状腺相关眼病为常见的眼眶病,常被视为疑难性眼病,治疗相当棘手。

  我国“十四五眼健康规划”明确提出“进一步提升眼眶病等眼病治疗水平”,在医生资源匮乏、大众健康需求不断上升的困境和新机遇下,国际上针对眼眶病的研究日渐增多,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是日新月异,国内诊疗水平如何尽快与国际接轨?如何让学术带动行业发展惠及更多眼眶病患者群体?

  疑难眼眶病国际论坛邀请了国际顶尖权威、国内院士大咖等30余名眼眶病领域行业专家,重点聚焦“疑难眼眶病眼肿瘤疾病”,针对国际国内临床特殊案例、疑难病例、影像诊断及相关基础研究进行广泛交流和探讨,并分享疑难眼眶病领域突破性的学术成果及最前沿的新技术和新经验。

  “我们累计已经诊治眼眶病人上万例。”孙丰源教授介绍,“成立眼眶病及眼肿瘤学组将充分发挥眼科专家团队优势,持续为疑难眼眶及眼肿瘤疾病攻坚克难,为眼眶病及眼肿瘤这一细分学科的学术科研发展做出贡献,惠及更多眼眶病患者。”

  据悉,眼眶病及眼肿瘤学组以孙丰源教授领衔,由袁洪峰教授、陈樱教授、郭庆教授、凃惠芳教授、吴桐教授、向前教授等30多位专家组成,其中多名还是中华医学会眼整形、眼眶病全国委员的知名专家,诊疗能力辐射全国。

  同时,爱眼基金公益会共同设立了“眶护光明——眼肿瘤及眼眶病专项救助基金”公益项目,据了解,该项目救助对象为经济困难眼肿瘤或眼眶病患者,涵盖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良恶性肿瘤、眼眶骨折、眼眶炎症等多种疾病。(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tuixuan/2022/shdjlztqjjzmhs__47399.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