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评论

央行放大招!

2022-09-30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节假日的走势已经给安排得明明白白了:十一前几天外盘一顿猛拉,最后两天开始回调,等大A开盘了,一起扑街。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逻辑就是一根筋似的单线条,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债收益率升高,压低股票估值,也导致美元指数飙涨,各国货币贬值,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股债汇三杀就这么来的。

  今天晚上已经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就业数据 :9月24号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预期是21.5万,公布值是19.3万。

  这个初请失业金人数是美国各州初次申领失业救济金的人数总和,虽然不全面,但这个数据时效性强,频率高,也成为了预测美国劳动力市场形势的最主要指标之一。见下图:

  再细看图中的绿框,失业率开始好于预期是在8月中旬,纳指本轮反弹见顶也是8月中旬。而在一周多之后8月25日,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大幅度变鹰,直接导致了这一轮全球的杀跌。

  另外十一期间还会出数据,9月份非农就业人口,看这趋势,估计就业也不会差,从今年4月份开始,每个月的非农就业人口都高于预测值。十一期间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数据了。

  当下两年美债在4.2-4.3%,隐含的加息路径是十一月加息75bp,十二月加息50bp。9月份非农出来之后,市场会更新加息预期。

  都说股市跟实体经济是人和遛狗的关系,现在加息预期跟实体经济也是遛狗的关系,相差不会太远,但一定会有偏差,这也是市场波动最本质的来源。

  第一是传央行将加大力度遏制近期人民币大跌态势,要求国有大行清点包括香港、纽约及伦敦在内的主要离岸分行的离岸人民币头寸和美元储备,以便采取行动。

  目前离岸人民币存款规模不到3000亿美元,截止8月末,央行外汇储备总额为3.05万亿人民币,就好比大股东掌握了十倍于流通市场总额的筹码,控盘不在话下。

  而最近央行上任的的货币政策司委员,主攻方向便是跨境支付、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和乡村振兴,基本每一条都能跟国策对应起来,尤其是乡村振兴。而原来主攻货币供给的那个委员,重新调回大学去当校长去了。

  第二条消息才出来:对于2022年6-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这既是政治局会议“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的落地,也能跟上周银保监会对房地产的表述对应起来,“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既然泡沫化得到了实质性扭转,那就有放松的空间了。

  关于房地产,我最近连续写了不少文章阐述,逻辑是出口预期疲软、投资拉动效果太偏,消费是地产和疫情的作用结果,这些看起来只有给地产松绑是阻力最小的方向。

  具体的政策就是下半年的“保交楼”会推广,保项目而不是保房企。针对刚需首套房、新房的政策还会继续出来。

  四季度甚至到明年初,外围市场大概率还是波动较大,内需政策的方向,是一条可以投资的主线,除了地产链条(龙头房企、竣工端的家居等)外,还有火电绿电投资改造、制造业技改等。

  如果再把上面的中美目前的重点任务对照起来看,发现还挺有意思,美帝是在力图阻止贫富差距扩大,国内是在努力做大蛋糕,是不是有点魔幻?

  所谓的主义和制度,都不是很多问题的核心,国家之间面临的竞争,才是核心。要不然为什么七十年代我们更加的社会主义,尼克松却能破冰访华,现在我们市场经济搞了这么多年,美帝的手段却越来越没有节操?

  今天发这么晚,因为晚上去看了个电影才回来,张译主演的《万里归途》,讲述的是中国的外交官撤侨的故事。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除了有几个桥段有点脑残外,情节给人感觉比较真实,尤其是对战乱国家下普通民众生活的描写镜头,另外整部片子“低级红”的桥段很少,重点放在表现外交官的智慧和坚忍之上。张译演这类角色信手拈来。

  聊电影也是为了让大家从最近压抑的市场情绪里走出来,在前十个月经历了3857次抄底之后,终于迎来了重磅利好:9天不跌。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pinglun/2022/yxfdz__43941.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