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评论

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率连续3年100%!成都正加速构建现代水网体系

2025-09-30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8月,成都重点水源工程李家岩水库建设现场传来好消息——大坝面板浇筑已全面完成。这一建设节点的达成,标志着李家岩水库工程正式转入蓄水准备阶段。

  据了解,李家岩水库建成后,将实现多年平均供水2.68亿立方米,提供4209万立方米应急库容,可满足成都中心城区30天、人均综合生活需水70%的应急供水需求。

  李家岩水库加速建设正是成都水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切面之一。记者从成都市水务局获悉,“十四五”期间,成都围绕构建节约、高效、合理的水资源体系,以及打造健康、和谐、持续的水生态体系等方面工作,深入推进现代水网体系建设。

  为给市民游客带来更好体验,在中秋、国庆假期到来之际,“夜游锦江”创新推出双节嘉年华活动,通过推出文化场景化、体验互动化、传播情感化的内容,展现蓉城古今魅力。

  通过修编《锦江水生态治理总体规划2022—2035年》《成都市沱江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规划修编》,出台《成都市河湖水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导则》等政策文件,成都精准施策,水生态持续改善。2022年至今,114个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率连续3年达100%,38个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锦江黄龙溪国控断面持续稳定达标。

  “同时,通过深化河长制,全市配置各级河长6745名,实现了每一条河都有人管、有人护。2021年至今,各级河长累计巡河302.14万人次,发现解决问题18.82万个。”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水清岸绿的治理成效,也逐步转化为城市独特品牌。为促进水域空间及溪水空间的价值提升,成都构建起“天府蓝网”价值转化体系。

  目前,结合锦江、沱江、岷江流域综合治理,成都九道堰、东安湖、白沫江、桤木河等蓝网示范项目已建成。

  通过建立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地下水管控指标、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等刚性约束指标体系,2021至2024年,全市总用水量均未超用水总量红线。“我们也加强取用水监管,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完成所有电子证照转换,年取地表水审批20万方及以上、年取地下水审批5万方及以上的非农业取水单位以及灌溉面积5万亩以上的农业取水单位全覆盖在线监测。”上述负责人表示。

  针对水资源配置保障能力提升,“十四五”期间,成都建成张家岩水库至老鹰水库引水工程,并加速推进李家岩水库、久隆水库、三坝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开工建设。目前,李家岩水库已完成大坝面板浇筑,久隆水库大坝上游填筑至458米高程,充水隧洞掘进6300米,三坝水库完成初步设计报告审查。

  水利工程加快建设的同时,城乡供水能力也实现同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市设计供水总生产能力达749万吨/日,其中城市(含城乡一体化)供水规模692万吨/日,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93.01%。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pinglun/2025/dbsdmylstllx3n100__cdzjsgjxdswtx_98033.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