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评论

水落石出的不一定是真相也有可能是遗迹

2022-09-13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水落石出的不一定是真相也有可能是遗迹,全球的这一波高温干旱天气,让人遭不少罪。不过也带来了不少意外收获,

  让许多埋在水下的大量遗迹得以重见天日。8月14号,重庆巴南明清摩崖造像露脸了,距离今天有600年历史了。摩崖造像

  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山崖石壁上雕刻的一种造像。经考古专家认为,它可能是古代人保佑过往船只平安出行的一种寄托。

  露出了清代节孝坊,该牌坊是雍正皇帝为表彰吴轮起忠贞节孝,教子有方颁发圣旨设立。距今已有280多年。此次遇上枯水期又重见天日也是难得一见。

  不止国内,国外同样也有意外发现,8月19号,以风景优美著称的多瑙河,其中位于塞尔威亚境内河段水位下降严重,被埋没78年之久的二战德国军舰

  8月18号,位于捷克的辛易北河里的饥饿之石重见天日。饥饿之石”是15世纪以来中欧地区较为常见的水文地标。每逢大旱人们便在

  石头上刻上年份和警示之语,用来标记水位。其中最古老的铭文是1616年的如果你看到我,那就哭泣吧。

  诸多文物都纷纷从水中冒头,引得人们驻足观看。实际上,大旱大涝对文物的破坏很大。有不少遗迹在大旱中已经消失。

  虽然有人提出希望在大旱时期将这些文物捞出,但是文物专家认为,在准备不足情况下对文物进行转移,会加速破坏这些文物。

  我们对于已经沉没的古遗迹能够再次浮出水面很欣慰,但是这样的失而复得却不是人们想看到的。高温和干旱冲击民生和经济,也敲响了气候变化的警钟。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pinglun/2022/slscdbydszxyyknsyj_43289.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