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观察

有关老表你好野会有什么样影响?

2023-03-11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应该来说,这个消息的热度挺高的,因为在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外贸低迷的话题不断,与此同时许多电子工厂也停止招工了,给人的感觉,真的不太妙。而这个时候,如果富士康也搬走大陆工厂,那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

  大家别觉得走了一个富士康没啥,就说郑州吧,几乎所有的产业都是富士康带起来的,富士康在郑州搭建了大量下游供应链,如果富士康最终搬离大陆工厂,那这些供应链必然会被舍弃,大批工厂员工也将失业。

  另外,如果富士康最终离开,郑州出口额将下跌超过80%,河南省出口额也将降低60%,用一夜回到解放前来形容真的一点也不夸张!

  说到这,大家应该也能理解为什么在深圳富士康工厂传出“清退员工”的消息后,会迅速冲上热搜了吧?那富士康真的决定要翻脸走人了吗?看着不断发酵的舆论,富士康很快就发布了辟谣声明,大概是这么说的:消息不是真的,深圳园区运转正常。

  不过在这辟谣声明不如一张草纸的年代,富士康的所谓辟谣声明,并没有多少人相信。另外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类似的辟谣声明下面,我还看到不少自称是深圳富士康员工的人,对辟谣内容进行质疑,有一位自称是深圳富士康员工的网友就说了:真得不能再真了,龙华区来了很多印度人,都是印度厂区过来学习管理的,印度厂区要扩大规模,国内开始大量裁人了,据说印度厂区要再扩招20万人,那自然得缩减国内的人员,订单也调到印度去了。

  类似的说法,在这条辟谣新闻下还有不少,在我看来,能出现如此多跟“辟谣”内容说法相左的文章,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毕竟,这种事确实没有造假的意义,并不存在利益问题,所以真相究竟是什么,相信大家心里应该也有数了。

  那透过这件事,我想跟大家说这么一件事:富士康翻脸走人,到底谁吃亏呢,我们又胜利了吗?我看网上很多媒体都在说,富士康走了那是富士康的损失,还有的媒体引用了海外媒体的报道,说富士康印度工厂的生产效率极低,良品率也只有50%,真的将工厂搬到印度,吃亏的肯定是富士康。

  这样的说法对吗?应该来说有一定的道理,印度人跟中国人确实不太一样,国内的人相对来说比较能吃苦,做事也比较细致,而印度那边的人做事相对来说比较散漫,印度人相对来说比较佛系。

  之前就有印度的媒体报道,富士康印度工厂只要一发工资,第二天就有一部分工人直接不去上班了,因为赚到了钱,到处去吃喝玩乐了。而这种情况,在国内还是很少见的。其次是人口素质,相比起印度那边,国人的素质普遍较高,职业素养也高,加上做事细致,所以在富士康全球工厂中,大陆工厂的口碑一直都很好。

  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口碑好并不代表富士康就会一直待在大陆,富士康主要做的是代工生意,利润并不高,所以需要寻找劳动力廉价的地区建设工厂,这样才能保证利益最大化。

  但最近五年,国内劳动力成本价格不断上涨,加上网络上一些反对富士康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如之前郑州疫情那会,就有不少网友表示要赶走富士康这个黑心工厂。

  一方面是建厂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舆论对富士康也不友好,如果你是郭台铭,你会怎么做呢?而代入之后,再来看现在深圳富士康工厂发生的事,大家觉得是不是也就顺理成章呢?

  当然了,从大的视角来看,富士康肯定是不太可能一下子搬走大陆的工厂,因为印度短时间内确实承接不下大陆富士康工厂的所有产能,所以这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但目前还在富士康工作的朋友,确实有必要早做打算。

  至于富士康走了谁比较吃亏,这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因为吃亏的,永远是最底层的普通打工人,随着大陆富士康工厂的产能减少,工作机会必然会减少,加上现在外贸也不景气,所以究竟谁吃亏,我想大家应该也心里有数了吧?

  最后,我想说,像富士康这类外资工厂逐步转移,应该来说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因为只要我们还在发展,国内的劳动力价格就会不断上涨,那些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产业,注定会离我们远去。

  所以现在,我们应该期待的,是国内能够尽早完成产业升级,希望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科技大厂能够挑起大梁吧!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guancha/2023/yglbnhyhysmyyx__51852.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