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观察

沪扬两地青年演员共续“牡丹奖”佳话评话《玉山子传奇》在沪上演

2022-10-05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一部曾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的中篇扬州评话《玉山子传奇》,国庆期间由上海评弹团和扬州曲艺研究所的青年评线日,这部中篇苏州、扬州评话在长江剧场连演两场,虽为历史题材,但书目中的两条情感线却甚为动人,看得不少观众眼眶湿润。

  《玉山子传奇》由扬州曲艺研究所所长姜庆玲向上海评弹团评话名家吴新伯约稿而成,故事以清朝雍正年间一块3000多斤的玉山子的失与得、留与还为主线,通过《辩玉》《访玉》《夺玉》三个回目,表现朝堂之上的风起云涌、君臣之间的暗流涌动,传达家国间的战与和、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取舍之道。

  2018年,由姜庆玲领衔编演的《玉山子传奇》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去年文代会期间,姜庆玲和吴新伯一同作为代表出席。两位评话名家都希望把这部作品重新搬上舞台,一拍即合,便定下了此次两个曲种同台的约定。

  苏州评话、扬州评话,看似相似,其实大相径庭。苏州评话“演”字当先,扬州评话却以“说”见长,一个“大开门”,一个“小闭口”。两小时的演出里,《辩玉》一回由扬州评话演员赵瑞鹏、殷健带来,《访玉》一回由苏州评话演员徐伟东、张园园带来,《夺玉》一回由苏州评话演员顾文修和扬州评话演员周蕾蕾演绎。尤其是第三回里,上手说苏州话,下手说扬州话,听起来完全没有违和感,怎么做到的?

  顾文修曾跑到扬州和新搭档周蕾蕾排练,这次演出前,周蕾蕾也特意提前了两天来到上海。评话演员多是说单档,这次不仅是双档,还是两个语言体系,即便是两个舞台经验已非常丰富的演员也下了一番苦功。周蕾蕾说:“一开始我都听不懂苏州话,后来对剧本熟悉之后就好多了,顾文修的‘钩子’扔得准,我就得‘咬得紧’。”

  这次上海演出之旅,对青年扬州评话演员殷健来说也是一次深入的学习,她演完第一回后,站在侧台看完了余下的演出:“过去我们说苏州擅长苏州弹词,扬州擅长扬州评话,我听完之后觉得这句话要改,上海的评话非常厉害!”殷健的搭档赵瑞鹏是今年刚进团的00后,这也是他第一次登上大舞台,“刚进团就接到这么重要的演出任务,学习成长的速度非常快。”第一场前半段还有些紧张,到了第二场,赵瑞鹏已经自如地调整好状态。

  金戈铁马的故事背景之下,雍正与兄弟及父亲的感情线,与八弟允禩将玉山子运到扬州后引发的感情线,扣人心弦,被资深听众赞有“吴氏评话”之风。扬州的演员一张口,台下总是反响热烈,《玉山子传奇》的编剧吴新伯看到的是上海观众对扬州方言天然的亲近感,“通过长江剧场的评弹招牌,将扬州评话的品牌引流过来,借助评话在扬州的影响力,扬州同行也可以帮我们苏州评话做一些引流,两全其美。”

  过去,扬州评话在虹口区还曾有专门的书场,如今虽然不复存在,但是扬州评话在上海依然有观众缘。第一场演完,有观众用扬州话大赞了一句:“呱呱叫!”今年年末,《玉山子传奇》还将到扬州演出,两家院团各自都将派出六位青年演员上演两场不同阵容的《玉山子传奇》。(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guancha/2022/hyldqnyygx_mdj_jhph_yszcq_zhsy_44120.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