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资讯

调级之后更好地理解“紧”与“松”

2022-08-24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海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上海市政府决定,自5月9日零时起,将本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

  这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级别调降,背后有一种底气,也有一种自信——在历时数月的苦战之后,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已经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目前,全国所有县域的风险等级均调整为“低风险”;自3月3日起,上海已连续2个多月没有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可以说,这座城市正在变得更安全。

  而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都会迎来一系列变化:口罩在相当一些场合可以摘下了,空调在很多时候也可以重启了,那些曾经熟悉、却一度中断的生活方式,和一度被迫“停摆”的经济社会发展,会逐渐回归、加快复苏。

  人们乐见这些变化。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告别曾经的“风声鹤唳”,用更为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常态化”下的疫情防控——“常态化” 三个字近来被频频提及,这是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作出的特别判断。而“常态化”,很大程度上需要一颗平常心。

  “常态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两个层面: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这是一面;全球疫情形势扑朔迷离,这是另一面。疫情防控如今已是一场全球阻击战,只要还有一个国家没有有效控制疫情,这场战斗就不会结束。而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最重要的口岸之一,上海对于“环球同此凉热”的感知,应该更为真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指出,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很大不确定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仍重,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绝不能前功尽弃。一言以蔽之,常态化防控,“并不意味着松一松歇一歇”。

  理解“调级”,也需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应急响应级别的提升,意味着各项手势趋严趋紧。但反过来,级别调降,并不等于一概放松。

  有些方面的手势松了,但有一些方面的措施和手势不会松,有些行之有效的好经验还要固化;具体的防控措施方法有调整,慎终如始、精益求精的防控意识却不会改变。再具象地看,一些手势的“松”,也有前置条件和具体导则。只说口罩,不少场合可以“摘”,但仍有一些场合必须“戴”,有一些场合需要“带”。这背后的精准把握,不偏不倚,同样是“调级”的重要信号。

  回顾之前的几个月,从不断做实“外防输入”的“闭环”,到强调守好“入城口”、抓住“落脚点”、管好“流动中”、服务“就业岗”、看好“学校门”、用好“监测哨”,一整套防控体系正在持续完善。上海亦已明确,为确保这六项措施的落地落实,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专家研判,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

  种种努力,有的已经见效,有的正在见效。而无论如何,当应急响应的级别逐渐调降的时候,将一张城市防控网织密扎牢的努力非但不能“降级”,还在不断谋求“升级”。思想深处的严阵以待加上手势方法上的灵活精准,这是让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底气所在,亦应当是更好把握“常态化”的精髓所在。

  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风险是可预见的,关键看能否及时发现、有效拦截、充分化解。能做到这些,在风险环境中求得发展,乃至学会“与风险共舞”,就有了条件——对一座超大城市来说,这应当是一堂必修课;让该松的及时松、该紧的更加紧,一切围着需求转、围着问题转,这同样是因情施策、精准防控的要义,更是高水平治理的题中之义。

  而对每个人来说,“调级”背后的“慎终如始”,也需要化作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践行。还是那句话,个人多一份自觉,疫情防控就多一份保障,而防控多一份保障,经济社会全方位的复苏就多一份底气和希望。(朱珉迕

  要准确认识和适应全球政治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变化,站在历史正确一边,顺应历史进程谋求战略创新,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可靠安全保障。

  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了全方位、全过程地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让每个人的能力、人的丰富性得到全面提升。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着力提升国家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能够为厚植我国发展新优势构筑最为广泛、最为持续、最为强大的微观新动能。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电力行业实现结构性转型是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今后五年对于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好在哪里”“难在哪里”“路在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梳理。

  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要更加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就是要围绕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和大学这两个基本主体的定位,为企业和大学创造好的环境。

  我们应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反对傲慢和偏见,倡导科技无国界、无障碍、无歧视的合作精神与合作理念,共同寻求科学的答案解答,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升综合国力的正确选择。只要全体中国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充分激活中国人的潜能,中国在创新上一定能够“再攀高峰”。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要将就业目标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根据就业目标进展情况,动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力度。

  直播电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当前市场迫切呼唤更加完善的制度规范和正面引导,为直播电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无论范围如何扩大,国家安全学学科的核心本质没有变化,它是一门基于政治学的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当前在扩大国家安全学内涵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明确其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

  为保障委托代理实效,应对体制机制挑战,需要抓住机制设计的“牛鼻子”。只有做好权责区分、监管闭环的设计,才能解决委托代理面临“代理人道德风险”的问题。

  在增强主体性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实现本土化,但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建构封闭的纯粹地方性知识,而是以民族性、本土化的形式体现出以全部人类文明成果为基础、面向未来的普遍性内容。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过程中,既要维护全国大市场的统一性,又要考虑到地方发展的差异性,平衡好两者的关键要素在于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和依法行政。

  在当前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制约主要在需求侧,因此“分好蛋糕”以保持消费的稳定和扩大,是“做大蛋糕”即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前提,不“分好蛋糕”也难以“做大蛋糕”。

  正确界定中国知网的相关市场,有利于社会各界包括中国知网、科研机构、高校师生乃至执法机关达成更多共识,在共识基础上回归理性,最终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发展日新月异,部分老年群体好似数字时代的一叶孤舟,积极推进老年群体融入数字时代,享受数字红利,需要全面考量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困境,挖掘背后的影响机制,从而找到弥合路径。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特有的民主形式,具有与西式民主截然不同的特征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通过平等协商得以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zixun/2022/djzhghdlj_j_y_s__42406.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