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推选

深中“六个一体化”全新区域合作格局

2022-08-19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8月12日,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对省委、省政府部署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作全面动员,聚焦“十个坚定不移”,谋划推进深中“六个一体化”融合发展。

  中山与深圳初步形成“六个一体化”行动方案,推动“六个一体化”项目化、清单化落实,首批就40多个项目达成了合作共识。

  曾经的“广东四小虎”中山,在国内经济版图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同时,在改革创新上也一直不断向全国输出新鲜经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山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转型升级步伐多年滞后,面临各种亟须突破的瓶颈,需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同时中山也有基础有条件在新的这轮改革中走在前列。

  2018年4月,省委书记李希同志到中山调研,赋予中山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三个定位”。

  2022年,广东省委再次将深化改革创新实验的重任赋予中山,通过实验区的建设,寄望中山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先行先试,加快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

  实验区不是一个拿来炫耀的“光环”,是突破中山发展瓶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作为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节点城市,在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的历史机遇面前,中山领题作答。“全市上下要高度统一、凝心聚力,共同扛起省委、省政府赋予中山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光荣使命。使命必达!”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向全市发出冲锋令。

  长期以来,珠江口东西两岸存在发展不平衡状况。从地均产值来看,有数倍甚至10倍差距。如何破题珠江口东西岸发展不均衡,补强西岸,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于中山来说,当前发展面临着土地瓶颈、水污染严重、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等矛盾和问题制约。如何直面问题、攻坚克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此,省委、省政府长远布局、把脉定向,部署中山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广东之所以成为经济大省,根本动力在改革开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被赋予重大使命,是当前激发创新活力的探路先锋。中山,则是广东省首个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的改革创新实验区。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商务部专家委员曲建表示,把这件事情做好,不仅为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融合互动发展提供一条路径,更为重要的是能给全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协调发展提供一条重要路径。

  实验区能享受哪些政策红利,中山将在哪些方面率先突破发展桎梏?从目前省委深改委的要求来看,有几个关键内容,“以推进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规划等一体化为重点”“在破解土地碎片化、投资项目审批、科技创新、推进粤港澳台侨合作等方面探索创新”“复制其他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已获下放省级权限”“加强城市协调合作”“建立健全容错激励机制”。

  显而易见的是,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政策惠及面广、支持力度大,也将得到兄弟城市的大力支持。

  深圳与中山同处珠江口,共拥伶仃洋,2024年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深圳到中山车程只需要20多分钟。而广东省部署中山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在深中之间又架起一座“无形之桥”。

  实验区建设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跨市协调区域发展,任务艰巨,使命重大,需要深中同向发力。近期,中山已经开始密集行动:

  8月10日,中山开展一次高规格考察: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市长肖展欣率中山市党政代表团到深圳市,与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市长覃伟中进行座谈。深圳市委、市政府表示,高度重视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力支持“六个一体化”工作谋深做实。

  而在此之前,中山已经派出6个工作组赴深圳请示交流,得到深圳的极大帮助。经两市有关部门前期沟通对接,初步形成“六个一体化”行动方案。双方还推动“六个一体化”项目化、清单化落实,首批就40多个项目达成了合作共识。

  要拥抱深圳,如果没有足够的产业发展空间,那么深中一体化就是“空中楼阁”。中山去年把低效工业园改造写入党代会报告,自今年1月4日,中山全面打响“工改”攻坚战。“低效工业园改造是一场没有退路必须打赢的攻坚战。”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在多个场合反复讲过,也体现出中山的决心:尽管预见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但只要方向对,不怕路途远。在省委深改委部署中山建设实验区的要求中,也明确提出中山要在破解土地碎片化等方面探索创新。

  今年截至6月30日,中山全市开展拆除整理地块211宗,共拆除整理低效用地面积8935.46亩,拆除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完成年度拆除任务比例近70%,远远超过“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进度目标,为实验区建设留足产业发展空间。

  8月12日,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审议了《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行动方案》《深中产业一体化行动方案》《深中交通一体化行动方案》《深中创新一体化行动方案》《深中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一体化行动方案》《深中规划一体化行动方案》等“六个一体化”行动方案讨论稿及《中山市深化粤港澳台侨合作助推深中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讨论稿。

  这意味着一系列定方向的政策即将出炉,两市在敲定“六个一体化”具体合作方案上也更进一步。比如:

  中山市发展改革局将联合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协调督促两市对口责任部门深化对接,共同落地《深圳中山战略协作第一批重点事项(项目)清单表》。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中山市发改局将推动《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三年行动方案》和《中山市“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三年行动”重点事项(项目)清单(第一批)》有序实施,打造深中无差别体验营商环境。

  产业协同方面,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在抓紧完善和实施《加快推动中山与深圳产业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全方位对标深圳“20+8”产业,深度参与深圳产业链分工,主动为深圳龙头企业强链补链。

  交通衔接方面,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加快推进深中通道建设,同时加快推进与深中通道相连的高速公路项目,将实现中心城区与外围镇街、各镇街与深中通道30分钟通达。

  科技创新方面,中山市科技局正全力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科技创新一体化,积极参与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全力构建“深圳创新力量+中山产业基础”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创新链,推动深圳科技创新成果在中山落地转化。

  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方面,前期中山市委政法委已牵头起草了《深中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一体化行动方案》,并与深圳开展多轮对接。接下来将聚焦“公共服务、社会服务、法治服务”,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公共服务精准对接、社会治理协同联动。

  规划方面,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将全面对接“深圳都市圈规划”和“前海扩区”规划,在城镇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规划布局上与深圳深度衔接。

  浩瀚伶仃洋,珠江东西两岸迎来全新的区域合作格局,岐江河两岸,中山勇立潮头,在历史长河里,中山一直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质著称;如今,新的征程已经开启,中山改革创新的步伐永不停歇。

  采写:吕婧 侯玉晓 刘贤沛 王卫 实习生 陆洁颖 梁颖岚 邓曦 摄影/摄像:吴进 萧兆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tuixuan/2022/sz_lgyth_qxqyhzgj_42181.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