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热点

一次“喝”下三吨水

2022-08-28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给我市古树带来了严峻“烤”验。尽管如此,我市各地多举措为古树“解渴”,做好抗旱浇水工作,确保我市古树名木安然度夏。

  “我们村共有8棵200岁以上的古樟树,其中2棵为千年古樟。最近持续高温干旱,为了给古树降温、补水,村委会专门请来了一辆洒水车,每隔一天就给古树浇一次水。”近日,南昌县泾口乡山头村村民理事会会长吕金成跟着洒水车在村里打转,一棵一棵地给古树浇水。

  第一棵“喝”上水的古树是位于吕家村小组的2000余岁的古樟树。“经省考古专业队认证,这棵古樟树是目前我市最古老的树。”吕金成一边说,一边和洒水工人抬着水枪喷头,对准古樟树的顶部,打开阀门,一股水柱喷射而出。为了让水柱更“温柔”地打在古树身上,洒水工人把水枪的喷射力度调到了最佳状态。很快,古樟树的枝叶、树干和树下的草地上全都洒满了晶莹的水珠。半个多小时后,这棵屹立了2000多年的古树浑身上下湿淋淋的,树叶郁郁葱葱,显得格外精神。“这辆洒水车载水量是10吨,8棵古树要‘喝’掉两车水,2棵千年古樟各要洒三四吨。8棵树全部浇完得花上四五个小时,到晚上10点多才能结束。”

  在浇灌过程中,吕金成还认真察看古树生长情况。“我们每天都要来看看这些古树,一旦发现什么情况立即上报处理。”吕金成告诉记者,“有一次,我们发现这棵最老的古樟少量枝叶枯黄,立即向上级汇报,相关部门组织专家来会诊,对古樟进行了有效的治疗。此外,我们每年为古树施肥两次,一次春季复壮,一次冬季前‘贴膘’;每年杀虫两次,防止蚂蚁和蛀虫‘打扰’古树;还要根据树下草苗生长情况,经常为古树清除杂草。”

  和南昌县泾口乡山头村的古樟树不同,进贤县前坊镇英山村梨臂巷一棵620多岁的老樟树常年喝着古井甘泉,过着“神仙”般的日子。这棵老樟树树高18米,胸围6.9米,树冠达27米,生长环境条件良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长势旺盛。“这得益于树下有一口古井,泉眼很大,终年潺潺流水,从未干涸。历史上最干旱的年份,隔壁村子的人都来这里挑水吃。井水甘甜,井沿很低,俯首就能舀到。村里人都说这老樟树像‘父亲’,那古井就像‘母亲’,哺育着村民。”进贤县前坊镇相关负责人李新华介绍,当地村民无微不至地保护着这棵老樟树,“去年,老樟树树枝重量过大,把支撑树枝的钢管都压弯了,全村人自愿集资3万多元,请来专业队伍现浇6根罗马柱,对老樟树进行修复。可以说,这是我市保护力度最大的古树。”

  据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专家介绍,为保护我市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我市已对古树名木自身及周围环境采取了必要的保养维护技术措施,如清除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恶性杂草、设置围栏保护、砌筑树池蓄水、挖壕沟防干旱等。“古树本身树大根深,比较容易取得足够水分,因此正常情况下古树不需要浇水。面对当前持续高温干旱形势,大部分生长环境良好的古树可以不用浇水。但对叶片有萎蔫现象发生的古树,应于早晨或傍晚进行叶面喷雾和根部灌溉。”(南昌日报记者赖海荣)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redian/2022/yc_h_xsds_42580.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