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热点

120幅画作展示新时代新南宁新变化

2022-10-15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10月13日,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新时代新南宁美术作品展”在广西南宁市开展,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漓江画派促进会会长黄格胜教授为本次展览题词并宣布开幕。

  此次展览由广西艺术学院、南宁市文联、漓江画派促进会主办,南宁书画院、南宁市美协承办。展出的120余幅画作集中展现了首府南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凝聚了南宁广大美术家的汗水和智慧,为社会各界美术爱好者奉献一场艺术盛宴。

  此次作品展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雕塑、综合材料等不同艺术形式,特别是抗击疫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等主题,作品是从上千幅作品中筛选出来的,还有少量珍贵的特邀作品,既有老艺术家的力作,也有中青年艺术家的新作,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其中有郑军里的《五四先驱黄日葵》、彭刚的《邕城无处不飞花》、王锐的《竹林清韵》、韦文翔的《海丝路》、宋忠阳的《和谐欢歌》、钟涛的《南宁凤凰谷银飞瀑布写生》、蔡智的《多彩的季节》和陶义美的《南方绿城》等,展现南宁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精神气象。(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瑾雯 周仕兴)

  近日从海南医学院药学院获悉,由该院教授曾念开带领的菌物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组在我国发现了白盖鸡油菌、维蕃鸡油菌、松林鸡油菌、灰黄鸡油菌4个新物种。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教授郑皆连主持设计建造的广西平南三桥获第15届“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实现全国桥梁类项目此项大奖零的突破。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范峰滔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对光催化剂纳米颗粒的光生电荷转移进行了全时空探测,在国际上首次“拍摄”到光生电荷转移演化全时空图像。

  用人工方法合成天然分子是药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复杂分子的构建往往需要经过多个步骤,不仅生成不必要的副产物,还增加提纯难度,使得药物分子的生产过程既耗时又昂贵。

  1至9月,全国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累计达42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数量、投资规模均创历史纪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范峰滔研究员,揭示了复杂的多重电荷转移机制,“拍摄”到光生电荷转移演化全时空影像。

  湖北神农架、巴东、宜昌和丹江口等地,发现多个鱼类新物种和新纪录种。过去近一年时间内,调查团队对湖北境内的神农架林区、巴东县、丹江口市、点军区、石首市、蔡甸区和黄梅县7个试点调查区域,进行了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取得阶段性研究结果。

  国家气候中心表示,拉尼娜事件对中国华西秋雨、南方秋旱、北方秋汛等秋冬季区域气候异常有重要影响。全国共有679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当月历史极值,其中安徽青阳、湖北阳新等321站达到或突破当季历史极值。

  2022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10日在线上启动。本次活动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全国妇联、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共同主办。

  必须掌握新一轮技术变革对数字化人才需求的大趋势,回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求,按照交叉融合的思路,抢占数字化人才高地。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课堂”第三课定于10月12日15时45分在“天宫”开讲。

  十年来,我国的“大国重器”亮点纷呈,创新成果世界瞩目。记者了解到,白鹤滩水电站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不仅单机容量排名世界第一,还实现百分之百国产化,研发、制造、安装带动了我国水电装备全产业链的升级换代。

  “天宫课堂”第三课定于10月12日下午15时45分开始,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教授团队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千蚕基因组”),在全球首次绘就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并率先实现了家蚕这个物种遗传信息的数字化——“数字家蚕”。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redian/2022/120fhzzsxsdxnnxbh_44472.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