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快讯

五大战略打造五大新标杆!南山加快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

2022-08-20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26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南山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南山会堂开幕,南山区委书记曾湃代表中国共产党南山区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记者在会上获悉,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山区委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获得国务院三次督查激励、两次通报表扬,连续三年上榜入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连续四年位居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之首,连续五年获得全市绩效考核最高等次,谱写了南山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建设的新篇章。

  未来,全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 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按照省委 “1+1+9”工作部署、市委“1+10+10”工作安排,大力实施“政治引领+先锋表率”“双区引擎+综改试点”“集聚融合+全链支撑”“总部研发+高端制造”“智慧生态+多元优质”五大战略,加快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勇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标杆。

  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将党的政 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奖优与罚劣并举、容错与纠错并行,重点实施“十大工程育强将、百个阵地练精兵、千件实事惠万家”行动,构建全周期的干部培养、激励与监管体系,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南山品牌”。按照“标准化引领、系统化 建设、集成式发展、整体式推进”的思路,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打造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先锋区。

  以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发动机”“排头兵” 的担当,实施南山全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塑造“一轴一带三组团” 城区发展格局,实现南北协同、东西联动、齐头并进,展示山海城湾交相辉映的“南山之美”,成为世界级湾区典范。

  发挥综合改革试点“利剑”作用,聚焦科技攻关、产业引领、社会治理、民生供给、国资国企等领域,实施“十大重点改革攻坚”,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城市中心枢纽区。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战略需求,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依托鹏城实验室、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圳高新区“三大国家级战略科技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创造策源地、科技创新辐射地。

  聚焦“基础研究+ 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推动金融深度服务科技创新。

  未来5年,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达 9%,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 530 件,成为比肩美国硅谷、日本筑波、以色列特拉维夫的世界级融合创新引领区。

  深耕城区产业功能布局,依托深圳湾打造东西走向的滨海总部经济带,沿大沙河布局南北走向的科技创新轴。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十大重点片区”提质增效,打造全球重要的新兴产业集聚地。

  围绕实体经济的支撑、托底作用,未来 5 年改造新增“100 万平方米总部研发用房+200 万平方米高端制造业厂房”,构建“总部研发+高端制造” 10 公里产业带,稳定提升高端制造业比重,进一步巩固全省第一经济大区地位,推动南山迈入高质量的万亿城区。

  牢固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探索实施更高标准的城市建设运营“南标”,建设全域感知、全网协同、全场景展示的智慧南山,构筑最富活力和最高品质的城市美好空间。以民生“七有”为目标,坚持适度超前、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精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未来 5 年,新增幼儿园学位 1.05 万座、义务教育学位 4.92 万座、高中学位 3900 座,增加公共住房 2.2 万套、公办病床数 2500 张、养老床位 1000 张,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 2.5 平方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6.5%以上,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让南山成为近悦远来、享誉世界的宜居宜业宜商宜游最好选择。(记者罗立兰)

  针对美方近日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8日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方将继续关注法案的实施情况,必要时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绿色生活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季”小程序暨北京个人碳账本正式上线,为市民积极践行绿色生活、参与减污降碳提供重要抓手。

  实验所展示的远距离全光同步技术,为构建复杂的同步光力系统网络奠定了基础,有望在光通信和时钟同步等领域得到应用。

  近日,科学家发现了定殖于玉米茎木质部伤流液内具有固氮能力且高度保守的核心细菌微生物组,它们为玉米提供了氮素营养并促进根系生长。相关研究成果由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资划所)植物营养团队完成,并发表于《自然—通讯》。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团队研究报道并详细描述了在辽宁凌源热河群九佛堂组发现的帆翼龙科一新属种——坎波斯凌源翼龙。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PeerJ。

  地球上的水可能是由太阳系外缘的小行星带来的,最新研究揭示了数十亿年前海洋在地球上如何形成的奥秘。

  目前的陇原大地绿树成荫、瓜果飘香。走进甘肃省定西市三牛农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牛农机),车间繁忙有序,劳动气氛热火朝天。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细菌性皮肤感染的新方法。在最近发表于《自然》杂志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的新见解,或将带来治疗细菌感染和皮肤伤口的新疗法。

  由德国哥廷根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在对天然双层石墨烯开展的高精度研究中,发现了新奇的量子效应,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解释。

  8月16日,烈日如火,重庆市科技特派员、重庆市农科院果树专家张云贵赶到果农贺君丽的果园里,来不及喝口水,就急忙查看果园情况。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早在1998年就开设了心理科。2020年9月,医院开设学习困难门诊,主要是看到心理门诊里亲子冲突与学习有关的非常多,但到底是孩子不愿意学,还是确实没能力学,其中原因还应细分。

  “华西牛”育成!我国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化肉牛新品种——前不久,在第二届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峰会上亮相的“华西牛”,打破了我国肉牛主导品种核心种源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

  我国科研人员揭示了东亚亚热带地区洞穴生物的迁入规律,并解析了影响地表生物迁入洞穴的主要因素。该研究提升了对洞穴生物多样性进化历史的认知水平,对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交,意味着项目设备安装全部完成,为下阶段试生产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发现了兰科盆距兰属的一个植物新种。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kuaixun/2022/wdzldzwdxbg_nsjkjcsjjcxxbhzxcq_42221.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