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快讯

会宁:农业机械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2022-09-18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放眼望去,会师大地上一派火热的场面,绿意朦胧、铁牛奋蹄,在田野里穿梭,发出“轰轰”声响,伴随着铧式犁、旋耕机、播种机、铺膜机犁田翻地,铺膜播种,沉睡一冬的黄土地一下松软了,有的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被子,有的埋下了希望的种子,昔日二牛抬杠的春耕生产景象寥寥无几,田野里看不到昔日的黄牛毛驴,找不到昔日木轳木犁咣咣作响的春播景象,“耕牛退休铁牛下田”已成现实。

  会师圣地田野里麦浪翻滚,收割机驰骋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奋力奏响丰收的乐章,一株株饱满的麦穗尽数收入仓中,多余的茎秆从车尾撒出,广袤的田间溢满稻香,金灿灿的麦子颗粒归仓,丰获的喜悦洋溢在农民脸上……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浃背连续十多天甚至二十天拨麦的情景稀疏可见。

  真是秋景如画,金黄的谷子笑弯了腰,肥胖的玉米脱去绿装,换上黄衣,狗尾巴似的谷穗在秋风吹拂下,向我们摆手哈腰,马铃薯也脱掉绿装,金灿灿的宝贝蛋钻出土地。

  这个阶段,一边收割机驰骋在玉米地里,金灿灿的玉米棒沉入仓中,一边是薯类联合收获机闪亮登场,机械经过的同时一垄垄雪白的马铃薯轻轻松松破土而出,极大的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当年手拿铁撬一窝一窝往出挖马铃薯的现象已经很少了。

  这正是会宁县希望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的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现场。科技赋能智慧农业,无人机植保“大显身手”。智能植保无人机的投用实现了“机器替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过去喷洒农药,每人每天最多只能完成3亩马铃薯的作业量,而无人机每亩地喷洒农药只需2分钟,花费也不高,才十多元钱,省力省时又省钱。”理事长王成雄说。无人植保机的使用,既提高了喷药效果,又可以解放劳动力,缓解了农户们遭受药熏、日晒的辛苦。

  2021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60.54万千瓦,全县拖拉机保有量为2434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789台,配套农具56868部,农具配套农具比为2.34;微耕机拥有量为11606台;联合收获机80台,青饲料收获机6台,其它收获机械(主要是牧草收获机)4187台;收获后处理机械16157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3334台,畜牧养殖机械25695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328台;植保无人机12架。

  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7.76 %,其中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5.31%、58.24%和62.66%,畜牧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果菜茶机械化稳步发展,深入开展农机安全隐患风险排查整治,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现有“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7家,农业机械化产业群产业链蓬勃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72家,作业量和服务收入持续增长,2021年农机作业总面积达到47.31万亩次,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放眼如今的会师大地,农机驰骋沃野,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会宁农机发展孕育着生机,各类先进适用智慧农业机械在会宁这片热土上滋生涌现,一路迎着阳光,一起走向未来。(会宁县农机中心 李锦霞)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kuaixun/2022/hn_nyjxhwxczxzrxdl_43501.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