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快讯

巴菲特也有自己的“巴菲特午餐”

2022-09-04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但是呢,绝大多数吹捧巴芒二老的网友,应该都没有读过神话芒格的那本《穷查理宝典》,更没有多读巴菲特自1957年至今每年写给股东的信。

  说实话,我也只读过一遍《穷查理宝典》,只整理过巴菲特1957-2021年的致股东信——还没逐篇读完。

  好在我读的书比较杂,浏览过的信息多,又头长反骨,习惯了逆向思考,再加上一些可以帮助自己思考的经历,斗胆聊一下这个话题。

  字斟句酌哈撒韦的成长历程,我们就会发现:芒格和巴菲特都有好家世,又赶上了好时候,才得以拾级而上,逐阶攀登,成为造钟人。

  看过美剧《亿万》的网友,应该能想明白:巴芒二老拥有的是什么样的家世背景,这样的家世背景又意味着什么。

  (插播一句,有兴趣了解美国政商潜规则的网友,可以去看两季《亿万》。从第三季开始,《亿万》只能给我看爽剧的腻歪感)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里欧,在他的畅销书《原则》里坦陈:1970年代是美国投资产品的拓荒期,桥水喝到了头啖汤。

  1966年,美国股市牛气冲天,好家世的巴菲特,乘风破浪。1968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了1亿400万美元,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了2500万美元。

  最初是《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后来又收购了Business Wire、EW Scripps、ION Media等媒体。巴菲特旗下的媒体列表很长,大家可以去搜集一下。

  巴菲特又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

  其中,主要的保险公司有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通用再保险公司、再保险集团BHRG和混业独立经营保险集团BH Primary。

  巴菲特投了电力、零售等等诸多实业,但亮点是,巴菲特1992年投资了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

  在我看来,可口可乐就是巴菲特的道具。巴菲特在公开场合喝可乐,和魔术师每次登台都要携带魔术布是一样的。

  美国经济学家、未来学家、“数字时代”三大思想家之一,乔治·吉尔德,在他的代表作《知识与权力》中说露了嘴。

  “由于公开市场得不到内幕消息,所以那些能够获取内幕消息的人便攫取了财富。此外,还有一些公司得到了法律的批准,有权了解投资对象的详细信息,所以,这类公司也能获得巨额赢利。这类大赢家包括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沃伦·巴菲特和通用电气公司的杰弗里·伊梅尔特。事实上,这两家公司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公司,而是不同资产的投资组合。他们的优势就是得到了法律的允许,有权获取关于控股公司和潜在收购对象的一切内幕知识。”

  哈撒韦得到了什么样的“法律的批准”,我一直没找到公开资料,但我相信乔治·吉尔德不会信口开河。

  什么是“投资对象的详细信息”呢?具体内容包括很多,比如审计底稿,比如产品研发计划和进度,比如美国企业和美国政府之间不宜公开的往来文件。

  总之,“投资对象的详细信息”,绝不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所要求的,美国企业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

  如果想深入了解这一论断,我推荐大家去读一下乔治·吉尔德的《知识与权力》。我在这里只想简单地说点自己对这一论断的认识。

  很多人搞不清什么是信息、没掌握真正的信息,大概就是“明明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所在。

  对巴菲特的钱景来说,媒体很重要。因为媒体掌握着信息和权力。哈撒韦旗下的媒体,可以选择说什么,也可以不说什么。

  对巴菲特的钱途来说。保险公司很重要。因为保险公司掌握着信息和权力。保单里有信息,把浮存金借给谁是权力。

  一家大型企业里,如果有一位芒格这样的、慈眉善目、嘻嘻嘻哈哈的二号人物,基本就可以确认这位二号人物是给头号人物搭戏的“魔术布”。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kuaixun/2022/bftyyzjd_bftwc__42886.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