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观察

云南自制“药”救子父亲:​儿子接受基因药物注射后有所进步

2022-08-25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南都此前报道,高中学历的徐伟通过查单词阅读国外论文摸索配方,自行购买设备、原料配制两种“化合物”,用来给患罕见病Menkes

  8月23日,徐伟在微博中透露,“感谢大家的关心,我孩子终于完成了基因治疗,并且看到了改善。”当日下午,他告诉南都记者,去年10月,自制“药”救子经历被报道后,广州一家科研定制载体供应商与其联系,表示愿意研发生产针对Menkes的基因治疗药物。经过多次实验,不到一年时间,今年6月,儿子度过了3岁生日,此后在昆明一家医院,接受了基因药物注射。

  用药一个多月后,儿子开始会“左右转头”,“他原来做不到的动作,现在可以做到,能看到轻微的进步。”徐伟说,此前没有Menkes基因治疗案例参考,尽管已取得大量基础实验数据,在用药前他也不免既期待又担心。现在,他仍在持续观察儿子用药后的反应,未来也许还将进行细胞治疗,“ 难度会更大,如果恢复得很好就不用。”

  南都此前报道,今年31岁的徐伟来自昆明,他的儿子徐颢洋近1岁时,被确诊患有遗传性的铜缺乏疾病Menkes,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许多孩子的生命停留在3岁以前。

  在带孩子四处奔波就医后,徐伟发现组氨酸铜和伊利司莫铜能缓解病症。起初,他托病友帮忙带药,但始终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自制上述两种“药物”,而“这是唯一的选择。”

  所谓“药物”,在徐伟看来,实际只是按配方制成的“化合物”。高中学历的他,通过查单词阅读国外论文摸索配方,在家中由杂物间改造的“实验室”里,自行购买设备、原料配制,并以身检验“化合物”安全性,最后用来给孩子延续生命。

  徐伟曾加入一个41人的“Menkes治疗交流群”。他表示,目前家长们普遍面临用药困难。“现在治疗Menkes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最终可以治愈的方法,也很难用上对症的药物。”

  去年10月2日,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方面向南都记者表示,其已关注到Menkes患者面临的用药困境。“作为相关监管部门,重视报道中患者所面临的罕见病药、罕见病研究进展缓慢,患者缺少有效治疗药物的问题。”当月,徐伟告诉南都记者,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方面也为其讲解了相关政策法规,“包括基因药物申报临床需要哪些流程,在申报审批流程方面给了指导。”

  决定自制“药”救子后,徐伟没有再外出工作,至今已投入“上百万”。8月23日,徐伟告诉南都记者,这一路他接受了不少善意和帮助,也有罕见病患者家庭求助如何用药,下一步他希望共享实验设备,“我的很多设备也是在别人资助下买的,如果大家有需求,对罕见病有好处,要把爱心传递给更多人。”

  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方面曾向南都记者表示,“罕见病患者及家属自发加入到罕见病宣传科研及药物研发,使更多的人关注到罕见病患者,提高社会对罕见病认知程度,推动罕见病诊疗用药发展是积极的。”其同时也向南都记者强调,“科学和法治是药品安全有效可及的重要保证,药品的研发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药品管理的要求。”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guancha/2022/ynzz_y_jzfq_ezjsjyywzshysjb_42432.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