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综合

这些影响过爷爷辈的科普书如今还能发光发热吗?

2022-09-20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科普作家赵致真最近在做一件事情,他要把多年来淘到的大量苏联科普图书进行甄选,和长江少儿出版社合作,出版一套《苏联科普佳作丛书》。

  大抵是对于今天读者的口味难以把握的缘故,第一次他们准备先出版10本初中以下的选题来投石问路,而原本他是规划要出50本的,分为“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及“学前卷”。

  苏联的科普书是什么样?今天的孩子和“80后”“90后”的家长肯定比较陌生,但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那就是见书如面般的亲切了。如今活跃在科学界的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是读着苏联科普读物成长的,他们对小时候读过的科普作品和苏联科普大师的名字念念不忘。

  这种状况也是时代使然,在上世纪,孩子们的科普阅读,很重要的来源是苏联科普读物。就像赵致真表述的那样,他在上中学时,每天放学后的醉心阅读,就是图书馆里的苏联科普读物,以至于他几年来花大量时间精力要重新挖掘这些科普作品的价值,其初衷就是一种“老人想把小时候吃过的美味急急地告诉现在的孩子们”。

  至于这批读物能不能得到今天读者的认可,我想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供给侧的角度,近几十年,欧美文化大量涌入,其强势力量裹挟资本占据了市场重要份额。与美国大片、美国音乐一样,流行文化也反映在图书市场上,随处可见美国大企业策划出版的科普读物。曾经占据了主流地位的苏联科普读物,由于世事变迁日渐式微。

  而作为后发力量,我国科普出版的进步有目共睹,出现了一大批优秀少儿科普读物。但毋庸讳言,尽管现在我们的原创性在加大,优秀作品在增多,但仍未形成自己的科普出版风格,特别是缺乏叫得响的自主品牌。

  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对于出版市场上的科普读物,也应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苏联科普读物市场的萎缩,并不完全是读者选择的结果,有特定历史时期国家间交往减少、翻译人才锐减,受欧美企业冲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老一代科普人对苏联科普书津津乐道,不管从取材、叙事、编排、装帧等,都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苏联科普出版的黄金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科普作品,也出现了一批科普大师。对于这一段时期的翻译出版缺失,无论如何都是一种遗憾,补上这一块,使我们的科普出版展现更多的流派和传统,对于赵致真等科普人为此所做的努力,社会都应给予肯定。

  而从需求侧来说,重读曾经影响过爷爷辈的科普书,是一件过时的事吗?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恨不得去年的书今年就会过时。这也是如今流行文化带来的观念,市场上多见的快餐式绘本读物,让学生们在眼花缭乱的画面中,进行一些碎片化的阅读,不是说这种阅读方式不好,它应该只是阅读方式中的一种。

  科技创新是不断迭代和否定的过程,但那些经历了时间沉淀的科学原理、科学家趣事、科学知识却是历久弥新的。苏联科普读物的一种普遍风格,是对文字的讲究,文字中呈现着有趣故事,洋溢着人文情怀,触类旁通的知识传达,辅以精致的插图,如同导师带着学生们徜徉知识海洋,提供了沉浸式阅读的环境,让人细细体会阅读的乐趣,这是对当前普遍存在阅读浮躁的纠偏。

  重出苏联科普作品,对于科普出版,应该是补上均衡性和多样性的一种体现,而对于学生们来说,则应该是纠正一种长期的精神营养的偏食,在英美科普读物之外,提供其他的参照系和信息源的尝试。

  科普作家赵致真最近在做一件事情,他要把多年来淘到的大量苏联科普图书进行甄选,和长江少儿出版社合作,出版一套《苏联科普佳作丛书》。

  9月19日,2022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活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一同参加活动。

  坚守“三条控制线” 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指南提出,面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领域,设置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

  日前,2022年石家庄市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拉开帷幕,连日来,从学校到社区、从线上平台到线下活动,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一场接着一场,让民众沉浸在科学乐趣中的同时,也触摸着科普的温度。

  何谓“数”?怎么“算”?作为国家一体化算力枢纽节点的宁夏,如何从数据存储迈向数据计算、助推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笔墨紧随时代,丹心许党报国,作为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笔鉴丹心——手稿中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在中国科技馆隆重开幕。

  9月15日,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气象观测专项计划(“海燕计划”)2022年西南气象观测试验启动会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同时出台《海燕计划

  针对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没有专业的天文教育背景,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张丽透露,天文科教联盟将建立规范化、职业化的培训体系,提升天文教师教学水平。

  15日上午,以“创新·合作与粮食安全”为主题的第29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陕西杨凌开幕。

  对接会以“百企联动,百日在线”的方式举行,旨在打造海外高水平人才、优秀外籍青年人才与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创新企业的“直通车”,围绕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快集聚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对接国际高端资源的国际人才。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jinriqiche/2022/zxyxgyybdkpsrjhnfgfrm__43593.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