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综合

极目快评丨男子捐2000元图书被慈善机构卖掉莫让爱心变寒心!

2022-09-15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广东肇庆网友“大奇说珠宝”称,自己精心挑选了一批价值2000元的图书捐赠给肇庆市自闭症互助协会,近日得知这批书籍竟被该慈善机构以六五折义卖了出去。13日,该机构工作人员(志愿者)回应称此事有误会,后续会给捐赠人一个合理解释以及道歉(据梨视频报道)。

  笔者能理解这名网友的寒心,他捐赠的图书,每一本书都是自己精心挑选的。因为书籍是送给“星星的孩子”,他选书时会考虑很多,比如,孩子们喜欢看什么?哪些图书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帮助?不同年龄段的自闭症孩子需要哪些图书?

  当他满怀期待地将书本送过去,也期待着对方的反馈。他最渴望看到的就是,他所捐赠的图书对自闭症的孩子真正有帮助。结果,书没被送到孩子手中,而是被拿去义卖了。

  虽然志愿者后来解释,双方存在误会,在与捐献人的意向沟通上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但捐献者已被这一行为伤害。就像他在和志愿者沟通时所说:“无论以什么价格去卖,都不是特别合适。”

  对于上述慈善机构的行为,许多网友表示不理解,也认为慈善机构最终会编个理由搪塞此事。相关新闻下面也充斥着各类讽刺式的评论,这些评论直接反映了部分网友的态度,他们认为,部分慈善机构已在一次次的信任危机中失去了公信力。一名网友还表示,现在捐赠宁愿自己开车送到山区,也不愿意再经过慈善机构。

  其实,做慈善很难,工作人员每天需要处理的事务很繁杂,出现纰漏也在所难免,不能因为一件事就否定了志愿者们的所有努力。

  慈善机构屡屡遭到质疑,与公众对知情权的需求密不可分。公众不仅仅是“捐了”钱款和物品,他们更有权利知晓自己所捐的钱和物到底去到何处。慈善机构未能做到全流程的公开透明,正是最令人诟病之处。

  爱心不需要回报,但需要回音!每一份捐赠都寄托着捐赠人的美好祝愿和对慈善机构的信任,接受捐赠虽易,但让每一份捐赠都能被合理使用,将捐赠者的祝愿传达到位确实很难。这不仅需要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前期做好充分沟通,在后期仍需尽职尽责将每份捐赠落实到位,并积极给予社会反馈。莫让爱心变寒心!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jinriqiche/2022/jmkpgnzj2000ytsbcsjgmdmraxbhx__43369.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