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汽车

新华全媒+丨中国援外医疗队以仁心仁术搭建“健康桥梁”

2023-12-09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近3万人次,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与43个国家48家医院建立不同形式的对口合作关系;和有关国家合作建立25个临床重点专科中心,引入数百项新技术,从“输血式”援助转向可持续“造血式”合作……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记者8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60年间,中国援外医疗队覆盖面广,量和质不断提升,帮助当地医生提高医疗水平,留下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1963年4月,中国第一支援外医疗队抵达北非的阿尔及利亚,自此开启我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援外医疗历程。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何炤华介绍,60年间,中国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援外医疗队队员近3万人次,援建医疗卫生设施130余所,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为许多国家培养医疗人员10万余人。

  在当地填补数千项技术空白,超过2000人次的中国医生获得受援国颁发的国家级荣誉,50多名队员牺牲在异国他乡……何炤华表示,中国援外医疗队这60年的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秉承相互帮助、合作共赢的理念。

  援外医疗是一项长期扎实推进的工作。如何确保医务人员的后勤保障及健康安全?对此,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副主任钟东波介绍,从北京做法来看主要包括:千方百计保障队员们的健康,建立网上跟踪制度,了解援外队员身心状况,及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充足及时保障医疗队各类物资;着力提升医疗队员能力和水平,通过远程系统提供最新疾病防控方案、诊疗指南等。

  何炤华表示,下一步,我国将根据受援国需要,继续向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派遣中国医疗队,深入推进对口医院合作,通过派遣短期专家组、临床带教、学术交流、远程指导等形式,支持受援国建立重点专科中心。同时,继续发挥传统医药的独特作用,加强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和合作,不断打造援外医疗工作新格局,更好服务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传统医学的博大智慧。首支中国援柬埔寨中医抗疫医疗队队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副主任樊茂蓉表示,作为一名呼吸科的中医师,当时在柬埔寨执行援外医疗任务时,医疗队主要采用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当地民众诊断和治疗疑难杂症、常见病和多发病。

  “最初来中医门诊就诊的以当地华人华侨和同胞为主,柬埔寨患者所占比例并不高,只有15%左右,但随着医疗队中医门诊在当地华人华侨和同胞中影响力逐渐提高,当地的患者也慕名来到中医门诊进行治疗。”樊茂蓉介绍,医疗队带去针灸、拔罐等简便易行的中医适宜技术,柬埔寨民众逐渐接受并认可中医药。

  樊茂蓉介绍,医疗队在援外医疗工作中梳理出十多种中医优势病种,根据当地气候、饮食习惯等,制定中医诊疗方案。同时,队员们根据自己不同专业,深入到受援医院各个专科中会诊病人,参加当地疑难危重症、急症病人的病例讨论,运用中医药治疗方法,提高受援医院急危重症、疑难病的疗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援外医疗队除了直接提供医疗服务外,还持续助力培养当地医疗队伍、推动当地医疗技术提升。

  “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非洲,全体医疗队员坚持如期参加援外医疗工作,按计划奔赴几内亚,在当地开展防疫培训,累计培训公共卫生人员和社区工作者近1700人,支持当地埃博拉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赢得几内亚政府和人民高度赞赏。”钟东波说。

  在几内亚中几友好医院初步实现“大病不出国”的目标;在坦桑尼亚建立心脏病中心,大大减少该国患者赴海外就医需求,同时该医院还吸引周边国家的患者前去就医……何炤华介绍,我国援外医疗从“输血式”援助转向可持续“造血式”合作,帮助受援国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中国援卢旺达医疗队队员、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李俊升是一位援外医疗“老兵”。他说,作为一名中国医生,在异国他乡看到需要救治的病人,能竭尽所学帮助他们祛除病痛,挽救他们的生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中国援外医疗队既是人民健康守护者、中外友谊传递者,也是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6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白衣天使远赴他乡、接续奉献,用精湛医术生动诠释“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在异国谱写大爱之歌。

  只需牵住“狗绳”,报一声想去的区域,智能电子导盲犬“小西”便会缓缓启动,为视障人士带路;打开一些地图类App,选择无障碍模式,界面就会显示出沿途无障碍公共卫生间的位置和通过无障碍电梯上天桥的提示……一大批“黑科技”命中残障人士的生活痛点,帮助他们开启无障碍生活。

  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从清华大学获悉,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简称“锦屏大设施”)土建公用工程已完工,具备实验条件。首批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个实验项目组进驻开展科学实验。这标志着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科学运行。

  量子计算领域的一项纪录再次被打破:美国波士顿量子计算初创公司QuEra建造的新型量子计算机拥有迄今数量最多的逻辑量子比特——达到48个,是此前逻辑量子比特数量的10倍多。

  6日,全球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在位于辽宁盘锦的辽河油田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热熔盐新型储能注汽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

  研究者、监管者、医生、患者,还有医学期刊,都将密切关注这些试验以及这些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6日完成168小时持续运行考核,成功投入商业运行,

  日前,相关领域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加快建立新能源产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这一主题,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新能源产业资源回收利用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产业链涵盖原料生产、装备制造、电站开发运营、回收利用等各环节,“由谁来承担回收责任”,是大家普遍关心关注的线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不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加快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不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经核算和评价认证,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共排放温室气体88.29万吨,使用绿电减排温室气体2.20万吨,接受社会捐赠碳抵消指标109.99万吨,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

  记者5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推进新型无线、新型网络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行业加快补齐高端器件、基础软件等短板,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与创新。

  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近期取得了重要收获。其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建的考古队,会同航测、年代学、环境考古的专家,经过系统勘探和多地点解剖,新发现熊家岭、郑畈等多组史前水利系统。

  日前,在海南陵水的深蓝海面上,重达1300吨的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在大型海上吊装船的投放作业下,徐徐下沉。

  在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产业规模、综合效益上实现新突破,才能不断提升“以竹代塑”产品市场占有率曲竹自行车、竹制足球、竹餐具、竹电子秤……在今年的服贸会上,国际竹藤组织展厅中的各种竹藤制品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

  德国和荷兰科学家借助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首次在一颗婴儿恒星周围的行星形成气体和尘埃盘内探测到水以及形成地球等天体所需的其他分子。科学家此前认为,这种极端环境不适合岩石行星形成,但最新发现表明,类地行星或许能在更广泛的宇宙环境中形成。

  人们通常认为,疾病是由异物(细菌或病毒)入侵人体引起的,但影响人类的数百种疾病,其实是由细胞蛋白质生成错误引起的。

  中国散裂中子源,为洞察微观世界、探究物质材料微观结构提供了新的“超级显微镜”,让中国科研人员的笑容更加自信。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SUVqiche/2023/xhqm_gzgywyldyrxrsdj_jkql__65708.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