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汽车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温科院:培养“智慧新农匠”托举农村“共富梦”

2023-03-29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近年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温科院”)聚焦职教高地建设、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方向,在产教融合的模式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智慧新农匠”。

  这一批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同温科院的专业教师、科研团队、科技特派员一起,行走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潜心研究和解决“三农”发展问题,紧密结合当地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为各地种业发展排忧解难,带动村民共富。

  走进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的番茄种植基地,个个圆润饱满、色彩鲜艳的番茄喜人眼目,宰文珊在地里查看番茄的生长情况。据悉,全国市场上的越冬番茄,大多出自这里。

  宰文珊是温科院的教师,学农七年、事农十八年。2010年,宰文珊作为温科院科技特派员助力苍南番茄种植事业发展。此后,她坚持驻守一线,面对面培训、点对点指导近万名农民。如今,苍南已成为享誉全国的越冬番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一体化综合基地,年产值超10亿元。

  “电脑里长不出作物,书本里也长不出作物,要育出好品种就得围着产业转,多到田里去,才会有新的发现。”经过多年的资源创新、杂交选配、品比筛选,宰文珊选育出了“瓯秀”等10余个番茄新品种,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既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又降低了“洋种子”的市场价格。

  在温科院,像宰文珊这样下沉一线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不在少数——来自温科院的科技特派员已入驻温州市12个县(市、区),紧密结合当地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为各地种业发展排忧解难,带动村民共富。

  据统计,近五年,温科院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111人次,占温州市特派员总数近60%。科技特派员们自主选育了水稻、番茄、玉米等新品种23个,其中,温州乐清“雁荡麻鸡”还入选了“国字号”家禽遗传新资源。

  在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内,作物研究所教师常志远正带领温科院种子经营21-1班学生开展“种子生产技术”田间现场教学。在稻谷田内,常志远一边拿着标尺测量水稻长势表现,一边指导学生进行考种实训。

  “这是温科院将专业技能、实践实训与耕读教育融合的一个场景。”温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解决课堂教学与农业生产“时空”错位、劳动教育知行脱节的问题,他们提出“智慧新农匠”人才培养目标,并将教室搬进田间地头,坚持扎根式、在地化的乡村振兴校地实践。

  不仅如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链接未来就业,温科院将“今天的教学”和“明天的就业”相融合,牵头成立了浙江乡村振兴职业教育研究院,并与阿里巴巴、湖北美和易思、温州阿哆诺斯食品等公司共建产业学院,让“校中企、企中校”的生态圈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温科院职教高地建设。

  在产教融合新模式的践行下,一批又一批有技能、有见识、有情怀的“智慧新农匠”在躬身实践中走向全国各地——

  温科院毕业生赵奇来到新疆天山脚下,在阿拉尔市十四团林牧站成为了一名驻村干部,为当地铺设柏油路村道、引进甜高粱试播种养;

  温科院毕业生钟政鑫带着专业技术技能与创新创业经验奔赴家乡白手起家,与当地政府共建“畲乡园艺综合体—景宁小样花园”,带动乡村共富;

  近年来,温科院每年向全国输送农村电商、农业产业链“链长”等高素质涉农人才3000余人,培训农创客、乡村治理人才等1.5万余人次,毕业生一年后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位居浙江省高职前列。

  今年,温州市鹿城区山福镇金岙村的荸荠产量比往年高出许多。在温科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师、温州市鹿城区农合联经贸发展有限公司博士创新站吴海涛博士团队的指导下,金岙村的荸荠错峰上市、错季销售、优质供应,喜获产量、销量双丰收。

  据悉,2021年至今,温科院先后在温州各县建立了9家博士创新站,引进转化技术成果,攻克技术难题,让“家门口的博士”进驻服务家门口的企业、农户,加速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带动乡村共富。

  “职业教育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温科院作为区域涉农高职院校,在服务浙江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温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温科院还牵头成立了温州市共同富裕研究中心,设立全国首家乡村振兴研究室,并与温州一区五县共建实体性产业研究院,科学合理优化乡村产业布局,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助力温州打造“共同富裕”市域样板。

  成效如何?从各山区县的蜕变中可窥见一二:在文成县,温科院探索实施“产业+创新+服务”农业综合服务模式,建立金丝皇菊三方股份合作模式,带动农户致富增收,帮助农户亩均收益超1万元;平阳县水头镇新联村在温科院等单位的帮扶下大力发展茶产业,如今,茶叶收入已占新联村村民收入的80%……

  此外,温科院还挂牌成立温州乡村振兴学院、温州农民学院,面向新型农场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农民等开展种子繁育、农机修理、园林布景、动物检疫等100多个特色培训项目,让农民富口袋的同时也“富脑袋”。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SUVqiche/2023/xczxzxdgwky_py_zhxnj_tjnc_gfm__52691.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