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汽车

科技小院让研究生在地里“读研”

2022-09-23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临淄融媒讯 科技小院是一种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近年来,我区积极推动涉农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深入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将科技小院纳入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农民培训体系,为引进人才提供科研沃土和全方位保障。

  在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试验田内,来自山东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和博士们正顶着太阳研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情况,将课堂从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虽然辛苦,但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山东理工大学研二学生 毕爱君:在大田里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实践能力,我们其实做的所有的研究都是为了运用于实际的生产,向习近平总书记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我想也是为了完成这样一个目标。

  禾丰种业科技小院于2018年启动运行,兰玉彬教授任首席专家,每年常驻农业相关专业研究生10人,主要开展小麦信息遥感监测、植保无人飞机变量喷施、植保无人飞机飘移评估等研究。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 王国宾:在申报到这个科技小院之前,我们需要去各地找一些实验田,每年需要付一些经费,几万到十几万不等,但是有了这个科技小院之后,在国家支持之下,我们就可以节省这笔经费,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科研里面。

  科研人员研究省下了经费搞科研,在他们帮助下无人农机 “耕、种、管、收 ”的无人化研究已经基本实现了生态无人农场的初步无人化作业 ,培育的山农28号在2020年打破全国冬小麦单产记录,许多老师和学生在此处开展科研工作并发表了大量科研论文,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在广袤的田野上落地生根。

  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俊科:我们农技人员有实践的经验 但是缺乏理论基础 这些研究生理论基础再加上实践 可以做到顶天立地 ,顶天就是理论顶天, 使科技成果迅速的落地,像我们这种结合能让生产合适的科技成果 ,迅速的转化为生产力 ,为当地的农业农村服务,造福当地农民。

  近年来,朱台镇与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7家院校合作,构建了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协同合作的政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推动涉农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朱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冯雷:我镇不断加快数字化进程,深入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将科技小院纳入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农民培训体系,为引进人才提供科研沃土和全方位保障。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SUVqiche/2022/kjxyryjszdl_dy__43746.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