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推选

镜观·回响|文脉三千年今日又上新

2024-02-28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这是2月26日拍摄的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无人机照片)。殷墟博物馆新馆以“鼎”为设计意象。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2022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考察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习近平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今日开放的殷墟博物馆新馆,通过近4000件套出土文物和数字技术,展示了商代在政治、经济、军事、农业、手工业、文字等方面的成就。

  这是殷墟博物馆新馆内展出的“司母辛”铜鼎(左上)、“亚长”铜觥(右上)、“亚长”牛尊(左下)、“亚长”铜钺(拼版照片,2月23日摄)。

  这是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内展出的刻辞卜骨(2月23日摄)。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传说中的商朝得到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

  在约2.2万平方米的新馆展厅,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属首次展示。为增加观众参与感,车马遗迹展厅采取边修复、边展示的展陈方式。

  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近一个世纪来,考古工作者栉风沐雨,对殷墟持续发掘研究,它也成为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遗址。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工作人员在对殷墟洹北商城出土的陶片进行整理修复(2月23日摄)。

  在新的征程上,殷墟这座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关键遗址,仍将继续揭示中华文明密码、延续中华民族精神根脉。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tuixuan/2024/jg_hx_wmsqnjrysx_69976.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