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推选

关于变形计周云峰可以这样解读吗?

2023-06-18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在上海的一些农村,村民买米面粮油花的并不是钱,而是“积分”。小小的积分正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大大的作用,积分由村民从日常的行为规范中获取,又不断扩大用途,回馈到村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走进宝山区罗泾镇的“积分兑换超市”,可以看到货架上齐齐整整摆着米面粮油,还有洗衣液等日常用品。商品名目虽然不能与普通超市相比,但都很贴近村民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所有商品的价签牌上标注的不是价格而是分值。5积分一块肥皂,50积分一袋米……

  除此之外,罗泾镇各个村庄还推出了不少特色的兑换商品或项目。海星村与“星海”艺术工作室合作,提供未成年人艺术课程兑换;花红村则增设书籍、画材和运动器材兑换;塘湾村更是可以做到“按需点单”,精准配送。在金山区漕泾镇,还有村庄通过各种向外的合作探索了积分兑换话费、积分兑换保险等模式。

  积分的用处越来越广,村民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更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积分。那么这些积分从哪里来呢?它们往往和村规民约相关联,也会跟各类志愿服务挂钩。

  在浦东新区航头镇,“养犬坚持做到圈养、拴绳、不扰民”可积5分,“犬只办理犬类登记”可积20分。“不占用公共道路乱停乱放”“家禽规范养殖”“不随意破坏绿化环境”等都可以通过具体评定转化为积分。积分标准细化到村民的具体行为,且在具体事项中设置不同完成情况的梯度,不同事项评分周期也有所差异。

  通过细化的标准和规范的评定方式,乡村治理积分制逐渐在实践中消除了村民的担忧和质疑。航头镇长达村村民汪能成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起初认为)这个弄不好,后来真正实践了之后(发现)是很简单的事情。”

  现在,航头镇不少村民都形成了定期通过积分制小程序进行自主线上申报的习惯,这种申报主要分为“公约制、承诺制、审核制”三种方式。借助数字化管理的手段,积分制实现了数据即时动态呈现,全镇治理数据共享,“科技+治理”助力乡村治理积分制更加精准化。

  积分制是一股“活水”汇入乡村治理的“沟渠”,让各个村庄的村规乡约愈发亮眼。借助“宝善治”平台,宝山区罗泾镇村民完成了从“袖手看”到“动手干”的转变,增加了获得感,激发了参与自治的内生动力。奉贤区也因地制宜推出“生态村组·和美宅基”积分制,配合“美丽约定”公示和覆盖全村组的执约“红黑榜”,提升村民自治意识。

  2021年,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乡村治理积分制示范基地申报的通知》,沪郊九区积极响应,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开启了乡村治理积分制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目前,上海已有11个示范基地。

  从今年2月上旬起,市农委开展“百村万户大调研”,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入户走访了九个涉农区61个镇209个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市农委秘书处处长、二级巡视员方志权表示此次调研有“真、准、深、细、实”五个特色,形容调研是要“深入一线的‘大河’里抓鲜活的‘大鱼’”。

  此次调研围绕“乡村产业、生活方式、生态环境、乡村治理、乡村文化、农民收入”六大关键词,真正站在农民群众的视角设计调研方式,了解基层生活。乡村治理积分制,同样作为此次调研的一项重点,是调研过程中捉到的“鲜活大鱼”之一。

  据市农委介绍,当前农村基层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地积极开展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的创新和探索,在积分制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

  通过调研了解,村干部普遍反映本地村民参与村级议事协商活动积极性不高,而外来人口则流动性较强,对居住地缺少归属感。50%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充分发动本村村民、外来人口、经营主体、社会组织等不同力量参与村级公共事务。

  对此,市农委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表示将进一步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计划,总结推广11个上海市乡村治理积分制示范基地创建经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尊重农民意愿、调动镇村积极性的基础上,聚焦乡村治理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扩大乡村治理积分制应用。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tuixuan/2023/gybxjzyfkyzyjdm__56373.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