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评论

安徽亳州:“小积分”助推“大治理”

2025-03-06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参加村里组织的集体活动,既能帮村里做点实事,又可以多攒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很有成就感,干起来也很有劲。”日前,在利辛县胡集镇秦寨村“积分超市”,正在兑换物品的丁晓芳开心地说。

  为鼓励居民参与乡村治理,胡集镇采取“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方式,引导广大群众弘扬孝老爱亲、邻里友善、勤劳创收等传统美德,激发其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24年,该镇累计开展积分兑换活动30余次,兑换积分1.2万分左右,兑换物品包括纸巾、剪刀、洗衣液、床单等日常生活用品。

  “实行积分制管理后,大家互相比积分、比文明,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邻里关系也更和睦。”胡集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7月以来,亳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在城乡基层治理工作中积极推广运用积分制,指导县区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实际,围绕村(居)务公开、为民服务、移风易俗等公共事务和群众需求合理设置积分项目,完善积分细则,通过积分引导群众改变生活习惯、融洽邻里关系、提升文明素质、树立文明新风,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汇聚向上向善向美正能量,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局面。

  “积分兑换是精神上的激励,也是提升参与活动热情的催化剂。”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马元社区居民张明鑫说,服务积分兑换,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爱心“双向循环”,让居民真切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有回报,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社区治理。

  近年来,马元社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创新“积分+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将福利变激励、管理变服务,通过积分兑换、嘉奖礼遇等形式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到文明实践活动中来,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

  蒙城县庄周街道鲲鹏湖社区创新构建“网格+党员积分制”“网格+楼栋长积分制”“网格+志愿者积分制”机制,积极营造“参与有价值、付出有回报”的良好氛围,推动积分制深度融入基层治理。

  涡阳县店集镇镇东村围绕环境卫生、家庭美德、社会治安、村务参与、文明乡风等方面设置积分内容,引导群众用“表现”换“积分”、用“积分”换物品,使村庄治理呈现新气象。

  利辛县马店孜镇叶寨村则聚焦8类积分事项,建立“和美积分制”,把积极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等都纳入积分管理,引导村民从过去村务管理的“旁观者”,变成了积极参与的“主人翁”。

  “积分制的推广,激发了大家参与村(居)事务的积极性,使邻里关系更融洽、社区活力更彰显。”亳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基层治理指导推进科负责人表示。(记者 任雷 通讯员 刘海若)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pinglun/2025/ahbz__xjf_zt_dzl__88350.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