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快讯

最长省份内蒙古究竟有多长?横跨三个时区让人造成不少“误会”

2024-02-03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内蒙古是我国的北部地区之一,因为地理位置,很多人都没有去过内蒙古,因此也出现了不少对内蒙古的误会,“出门上学都是骑马”,类似这样的梗在网络上频频出现。

  其实真实的内蒙古和我们想象中完全不同,抛开居住环境来说,甚至很多内蒙古人的生活状态和内部省份没有太大的差别。

  内蒙古是以我国少数民族蒙古族为主的自治区,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整体面积为118万平方公里,整体呈现出一种狭长的感觉。

  以畜牧业为主,人均GDP达到了9.6万元,属于全国前列,因为地形较为特殊,因此很多人对内蒙古的实际面积产生了错误印象,比如内蒙古有多长?

  在地图的测算当中,一个省份的长度,是按照最西边的位置与最东边位置的直线距离去计算的,因此内蒙古的长度为2400公里。

  很多人对这段距离没有什么概念,因此需要对比,以我国的首都北京为起点,到达我国南方城市广州的距离为2100公里,也就是说从北京到广东的时间,还不够“横穿”内蒙古,同时,内蒙古的“长”还体现在时区方面,它整整跨越了三个时区,从东六区横跨到了东八区。

  而且这只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在真实生活中,想要从内蒙古的最西边到达最东边,实际上要经过更加遥远的距离。

  以铁路为例,铁路在建设过程中虽然会尽量以直线为主,可在遇到一些特殊地形的时候还是需要绕道,在实际乘坐过程中,可能需要行驶超过双倍的距离,可见内蒙古有多大。

  或许是受到一些古装电视剧的影响,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内蒙古居住的人日常饮食几乎全部都是肉类,偶尔会有一些青稞面以及马奶酒等,可实际上内蒙古地区的饮食和大家想象中天差地别。

  由于内蒙古地区十分狭长,因此和我国多达六个省份接壤,这些和其他省份接壤的地区,在生活方面自然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点在饮食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和东北地区接壤的内蒙古人,他们平时的饮食中就会有大量的米饭和炒菜,偶尔也会有一些内蒙古地区的特色,但日常生活中和东北地区的饮食相差无几。

  同理,与河北、山西等区域接壤的内蒙古区域,日常饮食中也会大量地选择“面食”,这里需要注意,面食与面条不同,面食包含的范围更广,比如馒头、花卷等,这部分区域的内蒙古人也会选择面条、烧饼或者一些内蒙古风味的饼等。

  不过在大部分内蒙古地区,依旧保持着大量吃肉的饮食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内蒙古地区的畜牧业较为发达,肉类的数量要远远超过米饭、蔬菜等,所以内蒙古地区的肉才是他们的“主食”。

  成吉思汗是内蒙古历史上最出名的人之一,在封建时期,蒙古铁骑征服了半个欧洲,虽然现在社会对马的需求降低,可蒙古地区依旧大量的饲养马匹,所以很多人都对内蒙古人的出行方式有误解,认为他们会经常选择骑马出门。

  可事实上,即使是保持着放牧工作的内蒙古家庭,日常生活中也不会一直骑马,骑马对他们来说一个是消遣方式,另一个则是本民族的情怀,在一些重要场合中才会骑马,但日常出行一定是选择更加方便的汽车和摩托车等。

  由于内蒙古很多地区并没有楼房,而是私人建造的蒙古包,因此他们通过自由建造,可以将汽车和摩托车直接停在家门口。

  而且内蒙古地区的公共交通也非常的发达,根据统计,内蒙古境内的火车站超过180座,机场也超过了20座,可谓相当的便利。

  因此大部分内蒙古人在外出的时候都会首选公共交通工具,不过也有不少人酷爱自驾游,这点从内蒙古私人车辆接近600万辆可以得知。

  由于距离较为遥远,很多人对内蒙古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随着网络的发展,这些误解在不断的解除,比如说在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生活习惯和内地区域已经没有太大差别,如果在不穿着民族服饰的情况下,几乎看不到任何区别。

  不过内蒙古地区也有和内地区域差别很大的地方,比如说语言方面,虽然目前内蒙古基本上覆盖了汉语,不过依旧保持了大量的方言。

  与大家想象中不同的是,内蒙古地区的方言也不够统一,五花八门,一些与其他省份相邻的内蒙古人还会说不同省份的方言,因此内蒙古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也会出现听不懂对方语言的尴尬,不过大家还是可以通过汉语进行沟通。

  其次就是服装方面,内蒙古的气候温差非常大,因此内蒙古地区依旧保留着传承于古代的“棉袄”,这与大家日常所穿的棉衣和羽绒服不同,内蒙古的棉袄是真正用动物皮毛制作,非常的大,像是一个袍子覆盖人的全身,非常寒冷的区域中,还需要穿着双层棉裤来抵御严寒。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内蒙古地区在多年的发展中也融合了大量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同时也保留了很多包含自己特色的东西。

  例如很多内蒙古居民虽然有足够的资金,可依旧习惯居住在蒙古包当中,酷爱穿着本民族的特色服饰,也有一些人选择居住在楼房当中,穿着一些潮流服饰。

  喜闻乐见的是,现在很多内蒙古地区的年轻人,依旧坚持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还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出现了蒙族潮牌服饰,蒙语说唱等,将民族文化融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kuaixun/2024/zcsfnmgjjydc_hksgsqrrzcbs_wh__68668.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