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观察

关于远远的街灯明了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2024-03-23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不少人分不清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到底有啥区别,也不清楚两者的申请条件和能享受到的优惠待遇到底是什么,为此,诺诺国高的老师特将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1、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主营业务和发展重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要求,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明显,创新能力强、发展速度快、运行质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

  2、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

  3.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或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1000万元以下,但近2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

  · 近三年获得过省级科技奖励,并在获奖单位中排名前三;或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并在获奖单位中排名前五。

  以上内容中需要注意: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时,企业规模需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条件,收入规模上也有上限和下限的要求;有研发费总额的最低要求和占比要求,申请专精特新的企业,更加倾向于支持有一类知识产权的企业。

  1.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3.企业近3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3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 3.3最近1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以上内容中需要注意:申请高新认定时候,对收入规模没有要求,只要高新收入占比符合要求即可,即如果是亏损企业也可以申请高新认定,符合条件的申报企业范围较大。另外,没有研发费总额的要求,符合一定占比即可,更加倾向于支持有一类知识产权的企业。

  包括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四类十四个指标,评价结果依分值计算,满分为100分,综合得分达到60分以上(不含60分)为符合认定要求。

  企业创新能力主要从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企业成长性等四项指标进行评价。各级指标均按整数打分,满分为100分,综合得分达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为符合认定要求。

  由技术专家对企业申报的知识产权是否符合《认定办法》和《工作指引》要求,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

  依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专利、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科技成果转化形式包括:自行投资实施转化;向他人转让该技术成果;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以及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

  由技术专家根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和近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进行综合评价。同一科技成果分别在国内外转化的,或转化为多个产品、服务、工艺、样品、样机等的,只计为一项。

  由技术专家根据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组织管理的总体情况,结合以下几项评价,进行综合打分。制定了企业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制度,建立了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编制了研发费用辅助账;(≤6分)设立了内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并具备相应的科研条件,与国内外研究开发机构开展多种形式产学研合作;(≤6分)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建立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4分)建立了科技人员的培养进修、职工技能培训、优秀人才引进,以及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4分)

  由财务专家选取企业净资产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等指标对企业成长性进行评价。企业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计算方法如下:

  净资产增长率 =1/2(第二年末净资产÷第一年末净资产+第三年末净资产÷第二年末净资产)-1

  销售收入增长率=1/2(第二年销售收入÷第一年销售收入+第三年销售收入÷第二年销售收入)-1

  以上两个指标分别对照下图评价档次(ABCDEF)得出分值,两项得分相加计算出企业成长性指标综合得分。

  1、以北京市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举例。根据《2023年度北京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实施指南》、《关于实施十大强企行动激发专精特新企业活力的若干措施》、《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北京市知识产权资助金管理办法》规定,北京市的专精特新企业能享受到如下优惠:

  中小企业服务券补贴: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年补贴上限10万元,北京地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年补贴上限20万元。单笔合同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合同总金额的30%。通过中小企业服务券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支持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按照合同额的20%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金支持。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实施上云上平台改造,按照合同额的30%给予最高30万元的资金支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提升品牌国际国内影响力,对上年度入选品牌强国工程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榜单的专精特新企业,按照不超过品牌宣传推广费用的30%,给予最高30万元的资金支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非建筑业企业以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作为申报条件的可放宽至不少于1亿元。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大技术产品创新和首制首试首用,给予集成电路“首流片”、新材料“首批次”、医药“首试产”、信创“首方案”等奖励支持,单个企业最高支持3000万元。鼓励各区利用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或统筹相关资金,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奖励及研发支持力度。上年升规企业一次性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当年升规企业一次性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获评“专精特新”的,再增加奖励20万元,已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予增加。稳规企业一次性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获评“专精特新”的,再增加奖励20万元,已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予追加。对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GB/T36073-2018)认证或对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防护相关规范且达到一定安全能力的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再增加奖励10万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内发明专利前十年年费,在享受国家减缴政策后按实际应缴金额予以资助,资助金额不超过年费标准值的30%。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名录认定。申请人年度获得本条所规定的资助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除此之外,北京市各区县在企业通过高新认定后,也有不同额度的奖励政策,例如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的奖励政策如下: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州区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支持办法的通知》(通政发〔2022〕15号)规定:

  (一)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采取奖励性后补助方式,按照企业研发投入情况,分档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金支持。(二)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遴选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培育库,对培育库中首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的,采取奖励性后补助方式给予10万元的资金支持。(三)对首次纳入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小升规”清单的企业,采取奖励性后补助方式给予20万元的资金支持。(四)对首次纳入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规升强”清单的企业,采取奖励性后补助方式给予30万元的资金支持。

  1、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由各省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局认定,为敞口申报,全年开放,季度认定,每季度首日0:00-末日24:00为一个申报周期。北京市由区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经公告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按工商注册属地原则自愿登录培育平台提出申请。每季度申请周期内,区级主管部门按照认定标准,对企业申请材料和相关佐证材料进行评审、实地抽查,在次季度首月的十个工作日内,提交评审结论和符合认定标准的推荐企业名单。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对各区推荐企业进行核验,反馈核验结果和企业核验未通过原因,并对核验通过的企业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内,各区主管部门对本区企业的申诉信息进行答疑。公示无异议的,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公告,认定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颁发电子版证书和牌匾。线上申报,无需提交纸质材料。

  2、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由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一般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同本级财政、税务部门组成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以下称“认定机构”)。认定机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级、计划单列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由省级、计划单列市科技、财政、税务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一般每年四次,从当年4月下旬到10月中旬期间申报,报备即批准试点政策从4月下旬到11月中旬期间申报。申报时除了线上提交材料外,线下也需提交纸质材料。

  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就是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认定程序、认定条件、申报要求、享受的优惠政策方面的异同,希望以上的总结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guancha/2024/gyyydjdmlbhdljssm__71263.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