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综合

亳州谯城:小王村变靓记

2025-08-02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人民网亳州8月2日电(胡雨松) 脚下是平整笔直的水泥路,两侧各家各院小花园栽满芝麻,村口吕家闲置用地变成健身广场,老张步履轻盈,一路哼着小曲往家走。

  小王村位于亳州市谯城区,是十河镇大周行政村下辖的13个自然村之一。村里的老人和老宅,日夜守护着皖北农村的安稳与平静。

  张勇良今年60岁,平常住在城里。把时间推到半年以前,老张忙着带孙子,很少回村,但也有另一层原因:与周边自然村相比,小王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看到别的村子忙着刷墙绘、建广场,张勇良有个心结:这好事,啥时候才能轮到咱?

  在过去,小王村也搞过大大小小各类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但大众化的设计方案,往往在落地后因缺乏实用性而渐渐被遗忘在角落。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直以来都有点多、面广、易反弹的特点,想让农村环境实现优化并保持,还是要多听村民意见,从方案制定时就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邢军委介绍,5月中旬以来,安徽省在全省开展“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谯城区也开了多场动员会,发动村干部推门走进农家,挨家挨户听意见,一场场“板凳会”“院落会”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讲出了许多不起眼但又真实的需求。

  村民热情似火,邢军委和村干部将其中的好想法逐字逐句记下。但仔细一盘算,邢军委还是皱起眉头,这些项目全部完工,至少需要20万元,这对小王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就在邢军委为费用犯难时,有着建筑施工经验的村民张允主动找上村部,拍着胸脯表示,“挖掘机、水泥,我那里都有,这笔钱能给村里省下了!”

  既然人居环境整治的方案都是村民想的,提升环境要用到的财力、人力,能否也让村民支持呢?张允的话,给小王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开思路。

  不收现金,只要旧物!在村干部的动员下,小王村村民纷纷拿出自家闲置的物件,程修荣和张勇良搬出家里修房剩下的瓦片,王庆夫和张继良拉来红砖,村口的吕林甚至提供了宅基地,供村里修建健身广场使用。

  不到两个月时间,群策群力下,村民期待已久的健身广场、村口凉亭都修建完毕,家门口的“五小园”围上红砖,各家各户屋檐下也铺上防滑防溅水的瓦片……小王村村口公示栏上,贴出环境整治前后村容村貌的对比,还张贴“大红榜”对捐物建设美丽家园的村民进行公示表扬。

  曾经属于“后进生”的小王村,最近迎来一批又一批考察团,小王村围绕村民筹资筹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经验做法,也被传递到谯城区周围更多乡镇。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上,我们抓住的‘小切口’就是以群众筹资筹劳,构建共建、共享、共管的人居环境治理新格局。”谯城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按照安徽省、亳州市关于“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的整体部署,5月以来,谯城区各级领导干部走进企业、农户,累计收办问题787个,研判分析出24类“共性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在“治标”的同时,以“共性问题”的症结为切入点,制定解决方案,逐步推进各类问题常态长效化解。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jinriqiche/2025/bzqc_xwcblj_95452.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