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汽车

关于异界火逍遥后续报道是什么?

2023-02-16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1949年是新中国成立的一年,对于新中国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除了这一层意义,1949年的那一场关于“划江而治”的国共和谈,对新中国的未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那么,中国何以避免“划江而治”?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众所周知,国共两党为了一统中国,发生过不少摩擦与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共两党虽然曾经携手共同抗日,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国共两党的关系依然是对立的。

  尤其是在1948年的“三大战役”——辽沉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之后,国民党被共产党打得溃不成军,委员长也只好带着残留军队退到长江以南的地区。委员长也因为领军不当,被国民党内的反对派“迫”了下台。

  当时上台的代理总统李宗仁是个亲美派,在面对委员长留下的一大堆烂摊子时,李宗仁寻求了美国的帮助,在听取美国人的意见后,决定向共产党求和,并打算对中国进行“划江而治”。

  委员长在三大战役失利之后,眼看当下用武力无法打回去了,再加上国民党内的桂系在搞事情,委员长只好假装同意李宗仁“划江而治”的提议,实际上却背地里操练军队,期望借着“划江而治”来取得休养的时间,准备等候合适的时机再一举消灭共产党,一统中国。

  不过与委员长面和心不和的李宗仁却不知道委员长的计划,天真地以为“划江而治”是对当时中国两党来说最好的相处模式,不惜请出了国民党的四大长老——邵力子、颜惠庆、章士钊以及江庸来组成与共产党和谈的代表团。

  由于这四位老人德高望重,当时共产党虽然不承认他们是南京政府的代表团,但是也不好拒绝他们的和谈,于是共产党就在李宗仁的安排下与他们开始了关于“划江而治”的和谈。在当时的和谈内容上,以毛主席为首的共产党提出了“八项条件”。

  这八项条件被共产党推举为与国民党和谈的首要条件,也就是说,如果国民党不同意八项条件里的任何一条,和谈都将作废。李宗仁是个“稳健派”,他很快就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八项和谈条件。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来看,李宗仁虽然是国民党的代总统,但是却一点实权都没有,国民党的话语权依然掌握在“被迫”下台的委员长手上。而委员长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早就明确了自己的立场,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不会承认“划江而治”的。

  所以即使李宗仁签字同意了八项和谈条件,但是在实际行动上,国民党政府的一众干部却按照委员长的意思,全面撤离南京,退守台湾。

  明显就是不同意八项条件里的最后一项: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南京政府用行动上拒绝了合并。

  因为委员长不同意八项条件,所以当时的和谈即使有四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出面,结果都是一样的。为了彻底揭露委员长的和谈阴谋,毛主席在1949年1月14日以中共中央主席的名义发出了一遍声明,直接指明道姓地批评了委员长的虚伪和谈行为。

  声明还明确指出了,以当时共产党的军事力量来看,把国民党政府的残余军事力量全部消灭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但是共产党为了迅速结束战争,让新中国真正的实现和平,从而减少人民的痛苦,才会愿意接受国民党提出的和谈。

  虽然委员长的和谈阴谋被毛主席识破了,但是当时的国民党是李宗仁作为代理总统,而他却十分赞同“划江而治”。为了促成和谈,李宗仁可以说是使出自己所有的能耐,甚至还向美国提出了贷款的申请,为“划江而治”后的管理做准备。

  只是,幸好当时的美国执政者没有这么远的目光,秉着“利益最大化”的资本家想法,认为国民党之所以会打输,不是因为资金和设备的问题,而是因为领导者的问题,所以拒绝了李宗仁的贷款申请。

  而李宗仁在当时虽然是国民党的代理总统,但是他却没有一点实权,再加上李宗仁主和,与主战的委员长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道路,这就造成了李宗仁在当时就像一个傀儡一样,没有任何作为。

  美国政权在看到李宗仁的“不作为”后,也不再对李宗仁给予实际的帮助,让李宗仁只能不断地用“口说无凭”的方式来促进和谈,这样的做法,显然对于毛主席来说,是没有一点意义的。

  之后,国共两党就“划江而治”的和谈更是没有了交流下去的意见,因为委员长在李宗仁想尽办法实现和谈的时候,不仅把国民党的大量存款偷偷转移走了,还妄想着利用和谈来争取时间编练新兵,打算借着长江的天险与中共对抗到底。

  为了与中共对抗到底,委员长还制定了“京沪杭作战计划”,就是打算以上海为作战中心,采取持久的作战方针坚守上海,实在不行再退守台湾,然后等候第三次世界大战,他相信到时候国民党会得到美国的全面帮助,这样就可以一举消灭共产党,统一中国。

  尽管委员长的和谈阴谋被毛主席识破了,但是苏美却同时支持中国实施“划江而治”,两个一向意见相反、做什么都会竞争一翻的超级大国,居然在这个事情上不谋而合了。

  早在国民党提出和谈之前,共产党已经多次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打败国民党,取得了不少优人的战绩。然而就在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远大苏联的斯大林居然多次向中共发出不要南下的暗示。

  在1948年8月的时候,斯大林给中共中央发来的电报上面就明确要求中共为了维持中国国内的和平,不能再打内战了,不然会导致中华民族被消灭的严重后果。

  之后,斯大林还特意为了此事派来了专人来做中国的“调停”大使,目的就是让中共接受国民党的和谈,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有了斯大林这个共产党的“大佬”的发言,中共在拒绝国民党的和谈建议后,态度马上就变得强硬了起来。

  毛主席早在1946年的2月就已经阻止过中共党内“求和派”的优柔寡断,认为新中国应该是以独立自主为前提而建立的,不能因为其他的原因让新中国再次走上了被其他国家瓜分主权的“半殖民地”道路。

  正好,在“一个中国”的信念上,委员长也是同样的态度,所以不管是毛主席还是委员长,在保持中国的独立自主权上,两个政党都是不会退让的。

  所以在1949年的新年致词中,毛主席提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霸气方针,而委员长所在的国民党虽然刚刚打了败仗,但是他在提出和谈的时候,心里却依然坚持“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为前提去和谈。

  因此可以看出中共与国民党都是不愿意与对方平分中国的,两个政党都是为了建立一个统一且强大的中国而奋斗。

  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上,国共两党都是出其的相像与自觉,反而像李宗仁这样的“主和派”对于两党来说,更像一个异类。因此,尽管李宗仁就算是在美国人的支持下坐了代理总统的位置,但是实际上,国民党的内部依然还是由委员长来主导的。

  幸亏委员长的野心太大,不承认分权分治的做法。也得亏毛主席是个有坚定立场的人,在对于“一个中国”这一件事情上,不管是谁、以什么样的理由都动摇不了他这个立场。

  要不然当年真如李宗仁所愿,国共和谈成功了,中国开始实施“划江而治”的话,那就没有如今的中国了。中国也可能会因此而成为朝鲜半岛那样,不仅要听从两个大国的意见生存,最关键的一点是中国没有独立自主权,这样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

  就像《建国大业》里面的委员长所说:“南北朝可以出现在过去,但绝不会是在今天。”确实,中国是只能只有一个。这也是中国的强大之处——团结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SUVqiche/2023/gyyjhxyhxbdssm__50600.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