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资讯

深耕诉源治理为定风止浪挺在前

2023-12-30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日前,广西桂林市秀峰区人民法院通过“远程调解+部门联合+司法确认”的模式与旅游部门共同化解了一起涉旅纠纷案件,法院当场进行线上司法确认工作,为身处贺州、桂林两地的双方当事人及时化解纠纷。

  近年来,桂林市秀峰区人民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汇聚多方资源,聚焦前端发力,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

  近年来,桂林市秀峰区人民法院不断拓展“一站式”多元解纷阵地,通过组建3个诉调对接中心、5个法官工作室、依托一项“一商(协会)一法官”制度、29个“一村(社区)一法官”联络点形成“3+5+1+29”司法服务“三进”格局,将诉源治理工作挺进村、社区和网络,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该院始终坚持诉源治理、非诉挺前,充分利用入户调解、午间调解、云上调解等多种形式推动矛盾多元化解。

  今年端午节假日期间,桂林市秀峰区人民法院干警走进“五联五促五提升”结对点矮山塘村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摆摊设点、发放普法宣传手册,为村民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与村民们共度了一个不一样的“法治端午”。

  走访入户、线上宣传、拍摄普法短视频、普法微电影,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将法治理念送进千家万户。以党员先锋队、法官工作室、“天平护卫队”为普法主力军,根据不同群体特点,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实施分级分类,多形式、常态化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助力全面提升全民法治教育水平,三年来共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百余次,受众达18000人次。

  法官、法官助理全员出动,利用“大走访”“大宣传”活动定期走访排查、入户送法,将法律服务送上门,筑牢群众遇事找法的法律意识。

  强化府院联动,与公安、人社、妇联、劳动仲裁委等政府部门建立对接合作,进一步将关口前移,指导、帮助各部门利用职能优势和专业优势化解纠纷,切实助力将矛盾化解在法院外部,源头上减少诉讼。2022年该辖区劳动监察大队共处理纠纷156件,其中150件经处理协商后自行化解,调解率达96.15%。

  通过与各行业、协会建立诉调对接的机制,可以将法院的审判调解资源和行业纠纷化解资源有机结合,既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化解群众纠纷,又通过出具司法确认书等形式保障前期调解的法律效力。

  该院不断汇聚社会调解资源、强化协同共治,桂林首家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调解对接工作室”、金融纠纷案件“诉调对接工作室”、保险纠纷“诉讼与调解对接”工作室应需而生。各领域调解组织的加入,让矛盾纠纷化解更加专业、便捷、低成本。近三年来,法院共为658起由诉调对接工作室成功化解的纠纷案件出具司法确认书,给人民调解吃上一颗“定心丸”。

  “从‘最后一环’到‘挺在前面’,我们将不断增强‘抓前端、治未病’的行动自觉,坚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找准人民法院服务社会基层治理的结合点,打造与桂林山水齐美的新‘枫’景。”桂林市秀峰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石玉碧说。(曹长青 唐婵郁)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zixun/2023/sgsyzlwdfzltzq_66800.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