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热点

【光明网评】以新的作为、新的成就告慰老一辈革命家

2024-08-25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功勋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是深刻的、长远的。”8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他的伟大历史功勋,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崇高革命风范,我们永远敬仰!”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财富,就是以他为主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如何继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个中心任务,继往开来,奋发进取。”具体包含五个层面,即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建设小康社会”、“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设想,指导我们党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还曾说过,“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足可告慰老一辈革命家的是,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如今,我们党正锚定这个宏大目标,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前进。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他指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改革开放的发源地深圳。在莲花山公园,他向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是强大决心,更是扎实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改革航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不久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时代在不断前进、事业在不断发展,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一刻也不能停止。”知其义又明其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做到坚持真理不动摇、指导实践不偏离。

  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不忘老祖宗,始终走正道、善于闯新路,让理论之树常青、事业之树常青,不断以新的作为、新的成就告慰老一辈革命家。(王石川)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redian/2024/_gmwp_yxdzw_xdcjgwlybgmj_78718.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