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评论

开“诸葛亮会”是集思广益但纪念诸葛亮仙逝1790年就是无厘头了

2024-05-23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二是因为南阳举办了一场名为“纪念诸葛亮仙逝1790周年”的座谈会。虽然言之凿凿是“鞠躬尽瘁这些奉献精神,是需要宣扬传承的文化精神,肯定是有意义的。”

  但是更多的,也是平民视角却是认为,座谈会被指借“诸葛亮”巧立名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以“诸葛亮”为品牌宣传推广城市。

  自1993年起,襄阳便举办首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截至2023年10月已持续举办11届。在此期间,南阳也曾举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

  2022年,南阳发布城市形象宣传语: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2023年,襄阳也举行“一句话叫响襄阳”全国征集活动,并推出《三顾在襄阳》城市形象宣传片,上线专辑栏目介绍历史文化,主题就叫“襄阳 远不只三顾”。

  所谓纪念诸葛亮仙逝1790周年座谈会,名为纪念诸葛亮,实则是政绩思维作祟,是地方官员在刷存在感,也是绞尽脑汁的发展经济,宣传推介地方的表现。在发展经济,特别是在推动文旅产业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各方各地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纷纷从故纸堆或者是死人堆里找由头找理由,生拉硬扯或者是囫囵吞枣的打造地方的形象名片。

  对于这一点,大家都很熟悉,也很无奈。也反映了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焦虑。不提口号,不标新立异,有时会被认为是没魄力没胆识。可是不走寻常路,谈何容易!往往是处心积虑的挖掘地方的闪光点,剑走偏锋和千方百计的引流。谁不说俺家乡好。但是说实在的,文旅产业固然是绿色低碳环保,但是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资源条件的。

  即使是现在走红的开封媒婆,菏泽郭有才以及去年火热的淄博烧烤等,最终会是网络时代的一阵风,难以持续,不会长久的。虽然有其特质,但也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发展文旅经济,需要追风,站到风口上,但是要知道,捞偏门等是易碎品,靠不住的。新鲜过后仍会轻飘飘软绵绵的。

  开“诸葛亮会”是集思广益,但纪念诸葛亮仙逝1790年就是无厘头了一言以蔽之,凭借古人上位,或者是显灵来发展经济,不作数的啊!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pinglun/2024/k_zglh_sjsgydjnzglxs1790njswltl_74200.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