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评论

北斗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健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广

2023-11-12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正在浙江德清举行。11月9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会上首次发布《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北斗产业发展保持了高速增长和快速发展态势。

  《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是我国北斗领域第一份关于产业发展指数的研究报告。用指数的形式客观、全面、综合、细致地展示了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的各方面情况。

  《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10年间,我国北斗产业发展历经了起步阶段、成熟阶段和全球化服务阶段。北斗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北斗应用深度持续增强。目前,我国北斗产业正在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表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国家北斗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健,基础持续夯实,形成芯片、模块、天线、板卡等完整型谱。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总量接近2300万台(套),较2022年同期增加超过727万台(套),同比增长46.93%,北斗应用渗透率超过50%。

  比如电力系统,它对自主可靠的定位、授时有着很高的需求。目前,国内电力系统已推广应用北斗定位、授时、短报文通信等各类终端超过38万台(套)。

  《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北斗规模应用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未来与数字经济相结合,有望形成超万亿规模的智能信息产业综合体。

  数据显示,2022年,以北斗应用为核心的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00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约6.76%。

  《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国家各部委近两年共出台了北斗相关规划和政策措施近90项,主要在智能汽车、旅游数字化、地理信息服务等方面,深化北斗系统的推广应用。

  此外,许多地方政府也明确鼓励和扶持北斗产业的发展。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以发展数字经济为背景,提出了鼓励北斗与5G、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推动北斗在各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与此同时,北斗国际化发展持续推进,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广。在联合国框架下,推动实现北斗与GPS、伽利略的多系统兼容共用;与东盟、阿拉伯国家、非洲地区实施卫星导航合作行动计划。

  当前,北斗产品、技术和服务已出口至全球一半以上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测量测绘、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交通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得到成功应用。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pinglun/2023/bdcylhgylaqwjgj_pyq_ylyg_64316.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