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观察

外交部黑话具体内容!

2024-02-17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今天分享的是【银发经济系列(一):千年之变:老龄化时代的养老需求及中国特点】 报告出品方:平安

  老有所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工业革命及二战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虽然提升了各类商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但同时也导致了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本报告对老龄化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总结,并简要分析了老龄化时代养老需求的变化,以及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特征,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此外,本报告还包括三篇小专题,就人口变化的热点问题提供了我们的观点。

  老龄化是人口阶段更替的副产品,养老压力随之增大:二战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技术进步,令死亡率下降、人均预期寿命增长,老年人不断增加;同时,女性受教育水平提升、避孕措施普及以及幼儿夭折率的下降,推动总和生育率和出生率逐渐走低,青少年占比不断萎缩。老龄化,即是死亡率和生育率先后下降过程中的副产品。

  目前看,没有政策能够对人口结构变化起到决定性作用,老龄化趋势难以逆转:死亡端,预期寿命不易受政策影响;出生端,独生子女政策对总和生育率的下滑仅起到助推作用,全面二孩、三孩政策也尚未证实能够推动总和生育率持续走高,海外也没有能够趋势性提振总和生育率的政策可供参考。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趋势在当前来看难以逆转。

  老龄化时代,养老的含义与过去有所不同:从需求侧来看,老年人的健康及经济水平提升,令养老需求在马斯洛金字塔中不断向上扩张,从基础的生理及安全需求,逐渐拓展到社交、尊重及自我实现需求上,呈现多样化和分层扩大化的特征。从供给侧来看,随着青少年抚养比见底,老年抚养比提升,总抚养压力由降转升,家庭养老模式独木难支,从场景变化到需求增长,将导致养老需求的供给向公共化及规模化转变。

  快速的人口结构变化与未富先老特征,令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紧迫性更强、特征更显着:由于中国人口结构变化速度快,未来养老压力的提升速度及峰值水平均会更大,发展养老产业的需求更加迫切。此外,由于中国具有未富先老的特征,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养老产业中,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的细分产业在养老市场中的占比将会更大。

  在三个小专题中,我们针对人口热点问题给出了以下三个观点:第一,从全球来看,总和生育率从未长期跌破0.9,可视为经验底。第二,2022及2023年的人口负增长并不预示长期负增长时代的到来,中国仍有发展养老产业的短暂时间窗口。第三,老龄化已向发展中国家扩张,养老产业有望成为我国出口新的拉动点。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guancha/2024/wjbhhjtnr__69375.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