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观察

关于畑野ひろ子究竟什么原因?

2023-04-07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你只要留意昨天的报纸——《环球时报》和《新京报》,你就会知道从昨天起北京地铁里不能再卖报了。从那两份报纸上,我先读到了愤怒的倾诉,为了核实,我特意坐了一站地铁——从南礼士路到复兴门,我用肉眼,看见了那报纸说的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最“光秃”的地铁,除了人,只有人,没有南方地铁的便利店,更没有报纸。让两份报非常不满的是他们的报不能卖了,地铁里却还有一份《信报》不会因为“安全隐患”被取缔。

  地铁没报了之后,高兴的,肯定是地面上卖报的报亭,我到百盛商场附近唯一一个报亭问那个从10 年前就站那儿吆喝卖报的小老板,那人极具幽默感,平日边卖报边用京腔评说天下大事。他果然得意极了,说那些地铁里卖报的对地铁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还说那些在地铁里卖报的是不务正业!听后我忍不住笑了,他回味了一下自己刚说的,也笑了。仔细想也没什么好笑的,对他来说,卖报,本来就是他最正经的最唯一的事业嘛。

  北京地铁卖报的历史——由于我是个手不离报的人,所以比谁都清楚。最早地铁里连书带报都卖,1999 年我那本《妈妈的舌头》就在地铁站被出卖过。后来领导不高兴了,就取消了卖书,就只能卖报。大约三四年前,又看不顺眼坐着卖报的,就勒令取消了能支撑的摊位,那些卖报的呢,就只能怀抱着报纸卖了。后来能卖报的也不再是外面进去的没人管的杂人,变成了穿制服的地铁里的自家人了。那些都是1998—2009 年发生的事情。新的十年伊始,这次又看那些站着卖报的人不顺眼了,就勒令在三两天内把那些怀抱着报纸卖报的、穿地铁制服卖报的男女青年给统统清除了,说他们卖的报会影响地铁安全,而那份《都市娱乐信报》呢,由于它被发送不会对地铁的安全造成任何冲击,就还能发放,变成了“一花独秀”。

  但这次被惹急了的是作为《人民日报》国际版的《环球时报》和《新京报》以及一切《信报》之外的报刊,它们都迅速登载了大块的檄文,质问有关部门有无取消在北京地铁投放报纸的权利及其合法性,因为那些个卖报点的有无会关系到他们作为报纸的存亡。

  从复兴门坐着本不用坐的一小站地铁(这段地铁或许是全北京最短的),我在两分钟内,看到了两截被有关领导“剃光了头”的地铁站,我似乎能切身地感受到在《北京晚报》《环球时报》《新京报》报社从业众生的愤愤,因为在如此白热化竞争的报海里那么多卖报点的突然被关停,关系到他们报纸的前途和他们的去留;我怀想着前日还在那儿歪站着、从清晨抱着报纸在怀里一直站到晚上的那个穿地铁制服的卖报女,但同时,我也能听到百盛商厦门口站着调侃着卖了10 年报的老兄的、终于盼到了这一天的寒流中嘻嘻的庆贺的蔫笑——他把那些“不务正业”的对手,终于给盼回家了!从前那些“地铁人”虽然卖报不如他专业,但好歹不用在零下10 摄氏度的户外卖。

  原来是强制地不让卖了。每天从南礼士路坐地铁从西边的地铁口 一直有个女的在卖报纸。这几日不见,还以为她嫌天气冷偷懒呢。看来我真是过于迟钝了……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qicheguancha/2023/gy_y__zjjsmyy__53124.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