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综合

有关里包恩的秘密真的假的?

2024-01-12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这可以算是我们最供不应求的竹编装饰品了,简约大方,小巧精致,兼顾实用和审美的功能。”来自崇州的“90后”四川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隆梅一边向记者介绍,手上的活儿也没有停下。纤细的竹丝在她的指尖飞舞流转,十指翻飞,短短几分钟,一个小巧精致的胸花就制作完成了。

  她手上这只芙蓉花款式的胸花,不仅是杨隆梅非遗工作室热销产品,还是成都大运会期间的伴手礼之一。去年夏天,在成都大运会的欢迎晚宴上,杨隆梅用一根根薄如蝉翼的竹篾,通过编、绞、琐、穿、扣等工艺技法,以独特的竹编技艺向大运会献礼,吸引着各国友人的注目。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镇自古就是竹编之乡,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依竹而居,削竹为器。2014年,“道明竹编”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也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我是一个从小出身竹编世家的孩子,家中三代人已经从事竹编事业40多年了。对竹编从小耳濡目染,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竹铃铛、竹蜻蜓、竹扇、竹席……杨隆梅的童年像是“泡在”竹子里。

  “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家里遭受了变故,出于一种责任和义务我选择了这条路。但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与付出,加上自身的成长,如今是出自于真心的热爱,想把它努力传承下去。”

  杨隆梅回忆,自己接手家里竹编工厂时,竹编正值产业的“瓶颈期”,从原竹到竹编,手艺人的需要耗费几十道工序,但最后可能只值十多块钱。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手工制品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流水线产品取代。

  学习,是她重回竹编事业的第一步。杨隆梅向老手艺人拜师求教,还常常走访竹编厂的手艺人,了解他们各自擅长的技艺。除此之外,杨隆梅还一肩挑起了工厂的管理工作。产品研发、统筹生产、销售接洽、平台运营,很多事情都她亲力亲为。

  “哇,这个包包又大气又特别。”从线上平台看到杨隆梅非遗工作室后,特意慕名而来的李女士没有空手而归,她看中的这款竹编手提包是近些年最流行的款式,“实物比镜头中还要漂亮!”

  工作室展示架上,新颖的茶具、精美的包包、别致的香囊......都是杨隆梅灵感迸发的产物。谈话的间隙,还有好几位路过工作室参观的游客对着陈列的竹编制品啧啧称奇。

  “我爷爷他们那个时代竹编最主要做的是一些生活用品,到了父母那一代可能就会有一些产业化和批量化的东西出现,像以前的食品包材,后来的一些定制产品。”杨隆梅说,后来到了自己年轻这一代,以传统竹编技法为基础,融入时尚元素、现代美学,对竹编工艺改良提升,甚至重新研发。从原有的生活日用技艺延伸到了竹艺的装修、装饰建筑、公共艺术装置、雕塑等等。

  “现在有特别多的渠道可以了解到我们,比如说像我们在自己很多的社交媒体上都有发布竹编相关的展示或是教程。其次道明竹编本身有2000多年历史,它是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以及公信度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会自行搜索再联系到我们。”杨隆梅表示。

  近年来,杨隆梅不定期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技术培训和专业技能指导,道明当地的居民相较之前年均增收了8000~12000元左右。2023年,杨隆梅结合市场、打破常规,在带领团队打开局面的同时,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600多万元。

  她带着道明竹编受邀到十余所高校进行专业讲座,开展非遗进校园授课200多个课时,给孩子们传播非遗技艺和文化,接待两万余人次的非遗体验和研学,为竹编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可能。

  “当我向外国人科普竹编技艺的时候,他们最常见的反应就是惊讶。因为竹编的原材料是大熊猫最爱的食物。”杨隆梅笑着说,“大运会时,我给捷克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谷薇妮现场编织了一枚竹编戒指,她了解后说中国这些传统技艺都是从祖辈传向父辈,然后再传给下一代,亲眼看到他们代代相传的传统技艺,让她十分感动。中国对传统技艺保护得很好,人们也懂得如何去欣赏传统技艺。”

  这些年,杨隆梅随国家文化部先后前往了德国、英国、希腊、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以及地区进行文化的传播和宣传。“现在我不仅仅是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同时还有文化使者的身份,让我可以作为竹文化传播的使者去传播我们的中国文化。”杨隆梅说,这是让她十分自豪的,回来之后,又可以将在国外的见闻和感触融入竹编作品创作中。

  “未来的话从小的方面来说,希望能更加拓宽销售渠道和版图,在电商领域有所突破。从大的方面来说希望能在竹编产品上有更多的创新,竹编事业上有新的突破。将这项技艺推广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能够认识非遗、爱上非遗。”杨隆梅说道。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jinriqiche/2024/yglbedmmzdjd__67518.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