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综合

强主业防风险促发展

2024-08-25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6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牢牢把握青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民族团结、共同富裕,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这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指明了新方向、标定了新坐标、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信达青海分公司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主动融入青海发展大局,立足青海地区资源禀赋,充分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职责使命,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投身防范化解风险、服务实体经济、优化金融服务的具体实践,努力在新起点上作出新贡献。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海要建设产业“四地”,即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国信达青海分公司结合实际,加大对青海盐湖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绿色有机农畜产业调研及相关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为维护青海省经济金融稳定作出贡献。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2年以来,中国信达青海分公司累计对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股份”)股东——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20亿余元,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相关问题,推动盐湖股份长期健康发展,助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2023年,通过收购银行不良债权等方式引入产业投资人,成功推进青海省某主营钾肥生产销售企业完成破产重整,企业实现债务清偿并恢复经营。2023年,通过收购银行不良债权方式,帮助青海某枸杞种植企业化解流动性风险,积极推动企业重整重组。目前,该企业依托高原优势,拥有5万亩有机枸杞种植基地,枸杞树近1000万株,先后被评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全国治沙产业示范企业(基地)”,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巩固提升了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中国信达青海分公司始终坚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功能定位,注重发挥不良资产经营主业优势,主动参与改革化险任务,彰显责任担当。

  在收购端,加大收购力度,助力金融机构出清不良资产。2022年以来,参与收购省内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本息合计11.62亿元,收购规模省内领先。在处置端,主动对接战略投资人、产业投资人,寻求多方共赢模式,加速存量资产周转,回收现金7.54亿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面对青海省内部分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需求,中国信达青海分公司尽锐出战、全力攻坚。2023年以来,业务团队下沉辖内各区县,对30余家地方金融机构摸排调研,找准业务切入点,完成辖内首单中小银行结构化不良资产包收购工作,有效支持了青海地区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中国信达青海分公司积极参与地方国企改革,帮助地方国企化解风险,维护区域金融稳定。青海省内某国有企业受周期性波动等影响,2023年被法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中国信达以“产业投资人和战略投资者”以及“最大债权人”为抓手,创新设计“危机救助+资产盘活”业务模式。一方面,为产业投资人提供破产重整资金,支持行业整合和并购重组;另一方面,通过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帮助盘活存量资产,降低企业财务负担,有效化解区域金融风险。该项目不仅保障了企业4000余名员工就业,也探索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地方国企改革的新路径。

  中国信达青海分公司深度开展走访调研,主动对接金融需求。拜访青海省财政厅、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等机构,受邀在青海省国资委做汇报交流,探讨债务化解和资产处置盘活思路,有效加强沟通交流与业务联系。深化地方国企金融服务,广泛开展客户拜访营销。对大中型企业开展实地调研走访,探索业务机会。

  中国信达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22年来,中国信达接续做好青海乐都脱贫攻坚工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改变乐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定点帮扶的城子村,中国信达积极探索产业升级,打响高原土特产品牌。突出农牧民增收重点,组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满足村民耕作需求,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推进高原特色种业振兴行动,捐赠优质洋芋种子,减轻群众生产负担,助力春耕顺利生产;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引入绿壳蛋鸡养殖技术,聘用当地村民进行管理,分享产业发展收益;助力推进共同富裕,引导在黄南学习热贡艺术的传承人返乡创业,带动周边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中国信达青海分公司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主业、勇挑重担,融入防范化解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大局,积极履行金融央企社会责任,为谱写高质量发展青海篇章贡献信达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jinriqiche/2024/qzyffxcfz_78710.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