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综合

《挑战完美主义》|每日一书

2024-01-10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挑战完美主义》 ,作者:(英)唐·斯塔利,译者:成琳 等,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10月

  提到“完美主义”,很多人会自然联想到成功人士,比如乔布斯、埃隆·马斯克,报道和传记中都写过他们对细节近乎苛刻的要求、做事追求极致。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文化中,完美主义被认为是一种积极品质,与成就密切相关。高标准、严要求是老师、家长们最喜欢挂在嘴上的说法。

  完美主义是诱人的。我们甚至经常以此为自己的拖延和失败开脱,在劫后余生中沾沾自喜。即使知道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也难以做到。因为我们乐于自称完美主义者。但“完美主义”真的值得赞扬吗?成就的取得真的是完美主义的功劳吗?英国教育心理学家唐·斯塔利意识到“完美主义”背后潜在的巨大问题。她决心挑战任何可能促进或强化完美主义的观点,澄清大众文化中关于完美主义的误区,提升完美主义的“积极对立面”水平,写出了这本《挑战完美主义》。(她自己做研究、写书的时候也一直在努力避开完美主义陷阱,自称是“正在恢复中的完美主义者”。)

  唐·斯塔利帮助过大量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她发现“完美主义”学生是一个高风险群体。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完美主义可能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健康风险因素,与厌学、焦虑、抑郁、进食障碍甚至自杀具有高关联性。在这本书中,完美主义者的核心信念是“自我价值=不惜一切代价取得成就;没有取得成就=我一文不值”。(完美主义并不等于“总是竭尽全力”。)完美主义不仅关于学业、工作,更是一种关于“塑造个体愈合与周围世界联结的固有思维模式”。真实生活是混乱的,充满了不可预测、不可控的事件,这都是完美主义者难以忍受的,所以他们很容易陷入痛苦和无能感当中。

  当下,被社交媒体主导的生活正在继续强化完美主义。家长、学校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帮助青少年抛弃完美主义信念。同时,怀着成长型心态看待孩子,也是帮助自己。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jinriqiche/2024/_tzwmzy__mrys_67416.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