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二手

有关长风破浪会有时下一句网友是怎么说的!

2023-03-14编辑:admin(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中国经济“长风破浪,未来可期”,“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

  一个多小时的答问中,李强集中回答了10位记者关于中国经济、对外开放、乡村振兴、政府自身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信息量极大!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何立峰、张国清、刘国中参加。 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谈到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李强表示,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始终牢记人民政府前面的“人民”这两个字,扎扎实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

  “客观地讲,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看GDP增长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他表示,现在,我们的发展更多地只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特别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

  李强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还是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

  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李强表示,要打好这么几套组合拳:一是宏观政策的组合拳,二是扩大需求的组合拳,三是改革创新的组合拳,四是防范化解风险的组合拳。这些组合拳,都是有其具体内涵的,有的还会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

  “中国发展确实有很多优势条件。比如,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发展基础厚实等,更重要的是制度优势显着。说到困难,大家都有困难,今年我们的困难也不会少,但是,大家想一想,哪个时候、哪一年没有困难呢?我们从来都是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实现新发展的。”

  李强说,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从小听得最多的故事就是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等,都很励志,讲的都是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中国人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压倒。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何立峰、张国清、刘国中参加。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他说,我们将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从发展空间看,中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多新领域新赛道有待开拓,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民营经济一定是大有可为的。

  “我不由想起当年江浙等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创造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虽然现在创业的模式、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时那样一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

  他介绍,我们将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加大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1158万,从就业看,有一定压力,但从发展看,注入的是蓬勃的活力。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年轻人通过劳动和奋斗,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何立峰、张国清、刘国中参加。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李强表示,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都超过1500万,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的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可以说,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

  对于疫情防控问题,李强表示,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较快恢复了经济社会正常秩序,是很了不起的。实践证明,我国疫情防控的各项策略措施是完全正确的,防控成效是巨大的。

  他表示,当前新冠疫情传播的风险仍然存在,我们将及时研判,做好预测预警,并制定完善不同情景下的疫情应对预案,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协调,共同维护人类健康福祉。

  李强表示,两岸同胞是一家人,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我们将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要让更多台胞、台企来大陆,不仅愿意来,而且能融得进,有好的发展。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何立峰、张国清、刘国中参加。 新华社记者 高洁 摄

  二是特色。中国地域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要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保护和传承好地域文化、乡土文化,不能千村一面。

  三是改革。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来促进乡村振兴,广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让他们积极参与改革,并更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提到粮食安全,李强说,“我这里特别想跟农民朋友们说句话,政府所有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只增不减,鼓励大家多种粮,确保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李强说,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绝大多数外资企业依然看好在华发展前景,去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890多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三年前增加了近500亿美元。这说明,中国依然是全球投资高地。”

  他说,今年,我们还将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环境会越来越好、服务会越来越优。开放的中国欢迎大家来投资兴业。

  对于中美关系,李强说,当前重要的是,把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去年11月份会晤时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识,转化为实际政策和具体行动。

  “这几年在美国国内有些人在炒作两国‘脱钩’的论调,有时还很热,但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从这种炒作中受益。”

  李强介绍,去年,中美贸易额近76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中美两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从对方的发展中受益。他表示,中美可以合作、也应该合作。中美合作大有可为。围堵、打压对谁都没有好处。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何立峰、张国清、刘国中参加。 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对于政府自身建设,李强介绍,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职能、提升效能、改进作风。突出抓四件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创造性执行能力,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我们要推动各级干部多到一线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长期在大机关工作的年轻同志,要深入基层、心入基层,更多地接地气。”

  “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都要有服务意识、发展意识,特别是在履行审批、管理职能时,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尽设路障、不设路标;凡事要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做有创造力的执行者。”(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李强作重要讲话 赵乐际王沪宁韩正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

  新华述评: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战“疫”重大成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系列述评之二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题: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战“疫”重大成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题:中国经济为什么行——世界看多中国的“四力”逻辑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樊宇 国家统...

  团结奋进新征程,同心奋斗创伟业。近日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题:守好“三农”基本盘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13日发布。文件开宗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

本文地址:http://www.mafwo.cn/ershouqiche/2023/ygcfplhysxyjwyszmsd__52041.html


  • 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